[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玻璃除霜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61583.9 | 申请日: | 2015-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5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鸿明;武亚娇;华益新;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S1/54 | 分类号: | B60S1/5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傅永霄 |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玻璃 除霜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附属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玻璃除霜系统。
背景技术
业界已知,快速有效地为前挡玻璃除霜,一直是空调系统的一个考核指标。
目前汽车前挡玻璃的除霜功能主要是通过发动机内循环冷却水加热空气,再由鼓风机将热风吹到前挡玻璃进行除霜,整个过程通常至少要耗时20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有效的将玻璃上的霜除去。
这种除霜方法的缺点在于,热风流动会存在不均匀性的问题,从而导致无法去除全部前挡玻璃上的霜。而有些地方残留的霜,就会影响驾驶员视线,造成安全隐患。而且,整个除霜过程耗时过长。
因此,非常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汽车玻璃除霜系统,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玻璃除霜系统,其能快速有效的去除整个玻璃上的霜,且耗时较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玻璃除霜系统,其包括控制模块、排气管、排气支管、排气阀门、储水箱、水泵、上水管、回水管以及复合玻璃层,其中所述复合玻璃层包括前端玻璃和后端玻璃,所述前端玻璃和后端玻璃左右两侧封闭,包围形成一个上下开口联通的中空层结构;所述排气支管由所述排气管引出并穿过所述储水箱,且其上设置有排气阀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排气阀门的开启以接通所述排气支管,使得所述排气管中的热废气进入所述排气支管从而对所述储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通过所述水泵使所述储水箱中被加热的水经过所述上水管进入到所述复合玻璃层的中空层上侧,进而由上至下向所述中空层的下侧流动,从而对复合玻璃层进行除霜。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玻璃层的中空层下端设置有所述回水管,接通所述储水箱。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玻璃层的中空层下端设置有回流槽,所述回水管与所述回流槽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回水阀门。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玻璃层的中空层中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其可以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信息。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层的上端设置有引流槽,所述上水管中的热水通过引流槽进入到所述中空层中。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层的上端设置有分流槽,其设于所述引流槽的下方,所述上水管中的热水通过引流槽进入到分流槽后,在进入到所述中空层中。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水箱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其可以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信息。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气支管为回路结构,其从所述排气管引出,其末端又接回所述排气管上。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玻璃层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孔,联通所述中空层与外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排气废气加热水,加热后的水经过双层前挡玻璃后,使得热水能够迅速充满前挡玻璃的每个角落,使得玻璃上的霜能够快速有效地融化,节省除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汽车玻璃除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15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