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神经内科检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21554.X | 申请日: | 2015-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9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秋芬;董自艳;丁昌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秋芬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9/0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神经内科 检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神经内科检查器。
背景技术
神经检测是临床上掌握神经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临床上主要是用触觉针刺激皮肤,然后再用测量尺测量,最后用叩诊锤叩击局部观察其反应情况,操作时需要一样样的拿起、放下,有时需要重复多次,这样操作起来十分麻烦,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目前的叩诊锤都是手动进行操作,进行叩诊时需以便对身体部位进行精准叩击,一边观察患者由叩击产生的反应,容易分散医生的注意力,影响叩诊的诊断结果,给医务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新型神经内科检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神经内科检查器,包括手柄、触觉针以及下端开放的锤壳,在所述手柄的顶端设有凹槽,在所述手柄的里端与凹槽对应处设有中心孔,在所述中心孔内设有触觉针,在所述触觉针的右端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铰接在凹槽的右侧壁上,在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的底端,在所述锤壳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转轴连接有转盘,在所述锤壳内配合设有锤头,在所述锤头的顶端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转盘的边缘处,所述电机连接有控制器。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方案:在所述凹槽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2、医护人员在给病人叩诊时操作方便快捷,电动叩击,有助于医生全神贯注的观察患者反应,提高了叩诊效率及叩诊的准确性,给医务工作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神经内科检查器,包括手柄2、触觉针3以及下端开放的锤壳13,在所述手柄2的顶端设有凹槽7,在所述手柄2的里端与凹槽7对应处设有中心孔1,在所述中心孔1内设有触觉针3,在所述触觉针3的右端铰接有第一连杆5,所述第一连杆5铰接有第二连杆6,所述第二连杆6铰接在凹槽7的右侧壁上,在所述第一连杆5与第二连杆6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压力弹簧8,所述压力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7的底端,在所述锤壳1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通过转轴连接有转盘12,在所述锤壳13内配合设有锤头9,在所述锤头9的顶端铰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转盘12的边缘处,所述电机11连接有控制器,在所述凹槽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套4。
其工作原理是:在医生需要使用触觉针3时,只需按压橡胶套4,即将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按下,第一连杆5会推动触觉针3在中心孔1内向前滑出中心孔1,从而可以对病人进行检测,使用完后松开手指,压力弹簧8复位,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会在压力弹簧8的作用下向上突起,进而将触觉针3带回中心孔1,在医生需要使用叩击锤时,只需打开开关,控制器会通过控制信号打开电机11的开关,电机11转动时,带动转盘12转动,转盘12通过连接杆10带动锤头9上下移动,实现叩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秋芬;,未经刘秋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215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