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卡箱并列式发卡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14513.8 | 申请日: | 2015-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1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霍洪江;苏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朗为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3/08 | 分类号: | G06K13/08;G07B15/06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王苑祥 |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并列 发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或停车场收费系统中用于发放卡片的自动发卡机,具体为一种卡箱并列设置并配套设有送卡机构的卡箱并列式发卡系统。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或停车场采用的大型自助式发卡机使用日益普及,对降低公路运营成本,改善服务时间和质量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很多地区已经开始采用一种厚度达到5mm的复合式厚卡作为收费介质,在收费站入口车道通过自助发卡机进行发卡。由于这种卡厚度较大,体积也很大,为了提高发卡机的一次性装卡量,必然采用多卡箱的方式工作。
市场上常见的一种发卡机采用4-8个卡箱按圆周排列,固定在旋转底盘上。其中一个卡箱发卡结束后,底盘旋转将下一个卡箱转送到发卡机位置,实现大容量连续出卡。但是这种方式结构比较复杂,旋转机构维护维修不便,其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卡箱并列式发卡系统,通过并列设置卡箱及配套的送卡机构,整个系统结构简单、易于维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卡箱并列式发卡系统,包括与并列式卡箱配套的底座及设在底座上的发卡机构,其关键在于:在卡箱的出卡侧设有送卡机构,所述送卡机构包括与每个卡箱的出卡口承接的出卡通道、定位在出卡通道上方的送卡凸块及配套直线驱动机构,所述卡片借助直线驱动机构驱动下的送卡凸块具有沿出卡通道的出卡方向移动的自由度。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发卡底座上的送卡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及设在主动轮与从动轮间的皮带,送卡凸块固定在皮带上。
进一步的,所述送卡凸块沿皮带的周向均匀设置,相邻送卡凸块间的距离大于卡片的宽度。
进一步的,在所述出卡通道的末端设有卡片剔除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卡片剔除机构包括固定在发卡底座上的电磁铁及与电磁铁的执行端连接的卡片托架。
进一步的,所述卡箱的出卡口设在卡箱的底部,发卡底座上设有与每个卡箱配套的发卡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卡箱的出卡口设在卡箱的底部,发卡底座上设有与每两个卡箱配套的发卡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发卡机构包括固定在发卡底座上的发卡电机、滑动限位在发卡底座下表面的导轨上的安装支架、设在安装支架与发卡电机间的曲柄连杆机构及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且穿过发卡底座的发卡槽的发卡钩。
进一步的,在发卡底座上设有卡片数据读写模块。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卡箱并列设置并在卡箱的出卡口侧设置了送卡机构,通过送卡机构将每个卡箱的卡片发出去,发卡方式结构简单,卡箱相对固定设置,不需要复杂的旋转动作,故障率低,维护方便;卡箱两侧具有较大的空间,便于在卡箱的两侧进行装卡或者维护工作,没有过往车辆贴近和擦挂的危险;卡箱并列设置,卡箱的设置数量不受限制,能够大幅度增加装卡量,适合于厚度较大的卡片;通过卡片读写模块与卡片剔除机构的配合,能将坏卡及时去除,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实用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去除卡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发卡底座中发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是发卡底座,2是卡箱,3是出卡通道,4是送卡凸块,5是送卡电机,6是主动轮,7是从动轮,8是皮带,9是电磁铁,10是卡片托架,11是发卡电机,12是导轨,13是安装支架,14是曲柄连杆机构,15是发卡槽,16是发卡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看附图1,一种卡箱并列式发卡系统,包括与并列式卡箱2配套的底座1及设在底座1上的发卡机构,其关键在于:在卡箱2的出卡侧设有送卡机构,所述送卡机构包括与每个卡箱2的出卡口承接的出卡通道3、定位在出卡通道3上方的送卡凸块4及配套直线驱动机构,所述卡片借助直线驱动机构驱动下的送卡凸块4具有沿出卡通道3的出卡方向移动的自由度。
直线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发卡底座1上的送卡电机5、主动轮6、从动轮7及设在主动轮6与从动轮7间的皮带8,送卡凸块4固定在皮带8上。送卡凸块4沿皮带8的周向均匀设置,相邻送卡凸块4间的距离大于卡片的宽度。通过精确控制皮带8上的送卡凸块4的停留位置,卡片进入出卡通道3后,处于皮带8下方,且正好位于两个送卡凸块4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朗为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朗为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145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肉品分割溯源系统
- 下一篇:三维立体智能人脸识别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