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助便包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06311.9 | 申请日: | 2015-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2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 发明(设计)人: | 黄素素;刘彦慧;张晓彤;张帅;王丽娇;刘玉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素素 |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便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助便包。
背景技术
便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致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甚至烦躁焦虑等。临床上常采用口服缓泻剂、开塞露塞肛等进行助便。对于开塞露塞肛助便护理操作,临床上还没有专门的助便包。临床医护人员常通过剪裁吸痰管、注射器等自制助便器,造成护理操作前期准备工作繁琐,工作效率低。同时现有的开塞露剪去前端封口后,管口坚硬毛糙,插入肛门时患者常感伤口剧烈疼痛,且管口锋利易引起局部伤口出血,不利于伤口愈合。第三,开塞露前端颈管仅长2.5cm,大便干结时插入深度不够,药液到达部位浅,往往不能较好地起到通便作用。此外,在临床助便护理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常使用纸巾或普通一次性垫巾置于患者臀部,在患者不能耐受时,尽管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由于没有形成密闭包围圈,常造成粪汁四溅,造成周围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自制助便包存在准备工作繁琐,工作效率低,易引起患者伤口剧痛及不能较好地起到通便,易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助便包。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助便包,包括2只一次性手套、2-3个加长版开塞露,1个一次性垫巾及多个石蜡油棉球,所述加长版开塞露采用乳胶材质,所述加长版开塞露颈管加长至15-20cm,所述加长版开塞露容量为60ml;所述一次性垫巾的四角各有一个粘胶;所述石蜡油棉球由普通棉球倒上石蜡油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助便包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助便护理操作效率,提高助便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次性手套;
图2为加长版开塞露;
图3为一次性垫巾;
图4为石蜡油棉球。
1.开塞露径管 2.粘胶
具体实施方式
助便包的使用
(1)助便护理操作前,在患者臀部下垫上改良版一次性垫巾;戴上一次性手套,减少医护人员在护理操作中受到的污染。
(2)将加长版开塞露颈管前端剪出一个圆滑的开口后,用石蜡油润滑开塞露管及患者肛门部位。左手分开臀部皮肤,露出肛门后,右手持加长版开塞露插入患者肛门内15-20cm,用力捏开塞露膨隆部至全部药液进入患者体内。临床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打1-3个加长版开塞露。
(3)开塞露药液全部注入完毕后,及时将改良版一次性垫巾的2角固定于患者臀部皮肤,即可在患者臀部周围形成密闭防护层,防止患者粪汁四溅,减少床单及周围环境污染。
助便包的创新点
(1)采用乳胶材质,增加开塞露管的柔韧性,在对患者进行助便时,能有效减小对患者肛门粘膜的刺激,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肛门伤口的恢复。
(2)将普通开塞露颈管加长至15-20cm,增加助便插入深度,使药液到达深部,从而更好地起到通便作用。
(3)在一次性垫巾四角添加粘胶设计,能有效固定垫巾于患者臀部,在患者臀部周围形成密闭防护层,从而避免粪汁四溅,减少床单及周围环境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素素,未经黄素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63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医用夹具
- 下一篇:一种防护气垫条及防护气垫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