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功率防腐耐高频地锚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03852.6 | 申请日: | 2015-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8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林剑锋;林志强;魏亮华;吴志刚;吴少鹏;林琎;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剑锋;林志强;魏亮华;吴志刚;吴少鹏;林琎;肖杰 |
| 主分类号: | E02D5/80 | 分类号: | E02D5/8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卢清华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防腐 高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锚结构,具体是指一种大功率防腐耐高频地锚。
背景技术
对于沿海特殊的地理环境,金属特别容易受到腐蚀。比如大功率中波发射机的天馈线系统在沿海地区的腐蚀问题,是困扰多时的问题,其中以馈线杆拉线的腐蚀问题尤为严重。如图1所示为目前馈线杆拉线设置的示意图,腐蚀区域为深埋于地下的拉线拉杆和地锚拉杆夹板的耳环,其中拉线拉杆和耳环的接触位置为最严重的腐蚀点(如图4中标示M)。造成该腐蚀的原因有多种可能,经过对腐蚀严重的拉线拉杆分析可知,主要是因潮湿和含盐丰富的沿海土壤引起的电化学腐蚀造成的。当腐蚀严重时,将造成地锚拉线夹板耳环与拉线拉杆分离,进而馈线杆两侧受力不均匀,馈线内圆和外圆的同圆心、等距关系必然出现偏差,造成馈线系统的特性阻抗偏移。若再发生台风等恶劣天气,在外力作用下,馈线杆将可能倾斜,严重时将有吹倒馈线的可能。
根据以往国内其他大功率中波台的维护经验,当发现大功率中波馈线杆拉线腐蚀问题时,均采用更换拉线的方式,而拉线被埋于地下2米深,需要动用挖机将周围土壤挖开,然后进行更换。这将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且因馈线杆的地基距拉线拉杆处较近,可能破坏馈线杆自身的地基,造成倾斜而不利于馈线的阻抗匹配。又因为每个大功率中波台配备的天线工一般2到3名,面对如此多的拉线,难免使得腐蚀问题不能被及时的发现,存在着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防腐耐高频地锚,专用在大功率中波馈线杆拉线上,牢固性佳,带来极优异的防腐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大功率防腐耐高频地锚,包括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底座和中柱,该底座一体成型在所述中柱的底部,该底座的横截面尺寸大于该中柱的横截面尺寸,则该底座和中柱构成为一倒“T”型结构;所述中柱上下分为裸露部和地埋部,该裸露部的顶面上设有一用于供大功率中波馈线杆拉线定位的耳环。
所述中柱的侧壁上对应其裸露部与地埋部的分界处设有一标示地锚地埋深度的水平标记线。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地锚专用在大功率中波馈线杆拉线上,地锚的中柱具有使用时暴露在空气中的裸露部,由此拉线定位时去除了现有拉线拉杆结构,使金属连接部分(拉线及耳环)与土壤完全隔离,有效地隔绝了NaC l溶液对金属构件的影响,使得电化学腐蚀和电解腐蚀必须的电解质得以隔离,达到了防腐效果。再有本新型采用倒“T”型结构构成为一重力式地锚,采用大面积的底座,可以增加抓地力,保证牢固性。实验及实践证明本新型地锚的牢固性极佳,可以满足各种环境场合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地锚的主视图;
图2是本新型地锚应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新型地锚使用中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4是现有地锚应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底座 1 中柱 2
裸露部 21 地埋部 22
水平标记线 23 耳环 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案涉及一种大功率防腐耐高频地锚,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底座1和中柱2。该底座1和中柱2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具有机械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强、耐久性长、绝缘性能好的特点。
所述底座1一体成型在中柱2的底部,该底座1的横截面尺寸大于该中柱2的横截面尺寸,以此该底座1和中柱2构成为一倒“T”型结构。中柱2上下分为裸露部21和地埋部22,该裸露部21的顶面上设有一耳环3,用于供大功率中波馈线杆拉线L定位。
本新型地锚专用在大功率中波馈线杆拉线上,如图2所示使用时,地锚的地埋部22及底座1埋于低下,裸露部21及耳环3暴露在空气中,由此使拉线L定位时去除了现有拉线拉杆结构,并且使金属连接部分(拉线L及耳环3)与土壤完全隔离,有效地隔绝了NaCl溶液对金属构件的影响,使得电化学腐蚀和电解腐蚀必须的电解质得以隔离,达到了防腐效果,和预期目标相符,非常适合沿海地区和内陆盐碱地区的大功率中波馈线系统的实际应用,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好经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剑锋;林志强;魏亮华;吴志刚;吴少鹏;林琎;肖杰;,未经林剑锋;林志强;魏亮华;吴志刚;吴少鹏;林琎;肖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38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