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骨科往复式牵引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03078.9 | 申请日: | 2015-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8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勇;索元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继勇 |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210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骨科 往复 牵引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骨科往复式牵引器。
背景技术
在骨科临床上,经常需要为患者进行物理牵引治疗,目前牵引治疗所采用的牵引器大多由固着器械、施加牵引的牵引锁,以及为牵引索提供拉力的电机和齿轮传动装置构成。这种传统的牵引器械仅能提供固定的牵引功能,即将患者的病患部位骨骼拉伸到一定程度后加以固定,治疗结束后再松开。这种牵引方式采用的是外力对骨骼施加定时牵拉,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持续经受极大的痛苦,骨骼也容易在治疗过程中遭受过度的外力,治疗效果不理想。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新型骨科往复式牵引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骨科往复式牵引器,所述新型骨科往复式牵引器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框体、位于所述框体之间卡持装置、位于所述框体右侧的导轨柱、设置于所述导轨柱上的支撑杆、位于所述框体上方的第一动力杆、位于所述第一动力杆上方的第二动力杆、位于所述第一动力杆上方的齿轮及位于所述第一动力杆左侧的弹簧,所述框体包括凹字框及位于所述凹字框内的弯曲框,所述凹字框包括位于左侧的左凹字框及位于所述左凹字框右侧的右凹字框,所述弯曲框包括位于左侧的左弯曲框及位于所述左弯曲框右侧的右弯曲框,所述左凹字框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水平部、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下方的第一竖直部及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下方的第二水平部,所述右凹字框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三水平部、位于所述第三水平部下方的第二竖直部及位于所述第二竖直部下方的第四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上表面上设有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杆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之间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下表面设有第一矩形块,所述第三水平部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第三固定杆及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右侧的支撑柱,所述卡持装置包括左卡持装置及位于所述右凹字框左侧的右卡持装置,所述左卡持装置包括第一卡持件及位于所述第一卡持件与所述第二水平部之间的第二卡持件。
所述左弯曲框呈向左弯曲,所述左弯曲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左弯曲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左弯曲框的左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右表面上。
所述右弯曲框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水平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右弯曲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四水平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右弯曲框的右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二竖直部的左表面上。
所述第一固定杆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呈水平状。
所述第一矩形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矩形块上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呈圆柱体。
所述第一卡持件呈L型,所述第一卡持件包括第三竖直部及位于所述第三竖直部左侧的第五水平部,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第五水平部的前后表面,所述第三竖直部位于所述第五水平部的上方。
所述第二卡持件呈L型,所述第二卡持件包括第四竖直部及位于所述第四竖直部左侧的第六水平部,所述第四竖直部呈长方体,所述第四竖直部上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矩形孔及穿过所述矩形孔的第三转轴。
所述导轨柱呈长方体,所述导轨柱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竖直部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轨柱上设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轨道孔,所述轨道孔呈长方体。
所述支撑杆呈L型,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五竖直部及位于所述第五竖直部下方的第七水平部,所述第七水平部位于所述第五竖直部的左侧,所述第七水平部的左端设有第四转轴。
所述第一动力杆呈L型,所述第一动力杆包括第八水平部及位于所述第八水平部下表面左侧的第六竖直部,所述第八水平部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锯齿,所述第二动力杆呈L型,所述第二动力杆包括第九水平部及位于所述第九水平部下表面左侧的第七竖直部,所述第九水平部下表面的右侧设有第二锯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新型骨科往复式牵引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并且在牵引过程中张弛有道,通过快速频繁的往复式牵拉等动作,对骨骼施加有节奏的外力,有效改善牵引治疗的效果,并且外力把握得当,不会受人为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与难度,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继勇,未经刘继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030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创夹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减轻手臂振动影响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