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风速衰减因子的风电场尾流确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1035991.8 | 申请日: | 2015-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9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玲;冯双磊;王勃;王伟胜;刘纯;胡菊;宋宗朋;赵艳青;王铮;杨红英;张菲;李晓龙;孙辰军;魏明磊;汪宁渤;丁坤;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风速 衰减 因子 电场 确定 方法 | ||
1.一种采用风速衰减因子的风电场尾流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建立风速衰减因子计算公式;
2)确定每台风机的尾流区域与尾流区域内全部格点的风速衰减因子;
3)确定风电场的风速衰减因子;
4)确定风电场的尾流风速;
所述步骤1)中,基于风电机组尾流模型来建立风速衰减因子计算模型,定义风速衰减因子vr如下:对于单台风机,其风电机组尾流模型计算风速与未受尾流影响的来流风速之比,有0≤vr≤1,其计算公式如下:
对于风电机组Jensen尾流模型不考虑y参数的模型,公式简化为下式:
采用风速衰减因子vr后,风电机组Jensen尾流模型转化为下式:
R(x)=R0+kx
风电机组Larsen尾流模型转化为下式:
式中:x:计算点到风机叶轮平面的垂直距离,且x≥0;y:计算点到风机轴线的垂直距离,且y≤R(x);v0:来流风速,未受尾流影响区域的平均风速;R0:风机轮毂半径;k:尾流扩张系数;CT:风机推力系数;A:风机叶轮的扫风面积;c1:为一无量纲值;v(x,y):风机下风向尾流区域内,与风机叶轮平面距离为x,与风机轴线距离为y的点位处的风速;R(x):风机下风向,与风机叶轮平面距离为x的平行平面中,风机尾流扩张半径;vr(x):风机下风向,与风机叶轮平面距离为x的平行平面中,尾流扩张半径内的风速衰减因子,适用于Jensen模型;vr(x,y)表示尾流影响区内每个格点的风速衰减因子,适用于Larsen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场尾流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下述步骤:
a、针对计算风电场,确定计算范围,即风电场及尾流影响的区域,划分计算网格点;
b、针对每台风机,采用风速衰减因子公式1或公式2计算该风机的尾流影响区域R(x)及尾流影响区内每个格点的风速衰减因子vr(x,y);
c、设#1风机在任意格点P(x0,y0)处产生的风速衰减因子为vr,1,判断格点P是否处于#1风机的尾流区域内:如果格点P(x0,y0)处于尾流影响区内,则#1风机在格点P(x0,y0)处的风速衰减因子为vr,1=vr(x0,y0);如果格点P(x0,y0)超出尾流影响区,则vr,1=1;vr,1:#1风机在格点P处的风速衰减因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场尾流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下述步骤:
1针对风电场内的每台风机,逐一计算其尾流区域的范围和区域内的风速衰减因子;由此获得任意格点P处,每台风机的风速衰减因子vr,1,vr,2,…,vr,n;
2多台风机尾流效应叠加后,格点P处的总风速衰减因子为各风机的风速衰减因子之乘积,即:vr=vr,1×vr,2…×vr,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场尾流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设风电场的来流风速v0,每个格点处的尾流风速v等于来流风速v0与该格点处总风速衰减因子vr之乘积,即:v=v0×v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3599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宠物形台灯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装饰变色灯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