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汇流环自动对中减振电刷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511028015.X | 申请日: | 2015-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0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唐先春;李立明;蒋小姣;唐传波;张学蓉;胡文军;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成都无线电专用设备厂 |
| 主分类号: | H01R39/40 | 分类号: | H01R39/4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熊晓果 |
| 地址: | 6117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刷 连接板 连接体 电刷组件 弹性件 汇流环 铰接 减振机构 自动对中 固定块 减振 长条形板状结构 可靠接触 收缩变化 中部支撑 导电环 强冲击 延长板 张开 雷达 震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汇流环自动对中减振电刷组件,包括电刷和用于安装电刷的自动减振机构,所述自动减振机构包括连接体和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体两侧的两个电刷连接板;所述电刷连接板一端与所述连接体铰接,另一端与连有电刷的固定块铰接,所述电刷连接板为长条形板状结构,两个电刷连接板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使得两个电刷连接板的距离可随弹性件的张开和收缩变化,所述弹性件的中部支撑在连接体的延长板上;其中,所述电刷与所述固定块铰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受到强冲击和强震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和雷达汇流环中的导电环可靠接触的电刷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达汇流环组件,特别涉及一种汇流环自动对中减振电刷组件。
背景技术
电刷组件是雷达汇流环信号传输的重要通道,它安装在定子和转子之间,实现信号由动环向定环的传输。随着雷达对信号传输的要求越来越高,雷达常常需要工作在受到强冲击和强震动的情况下,如高温、湿热、低温、盐雾、抗冲击和振动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仍然需要雷达中的电刷组件能够与汇流环中的导电环可靠接触,既要保证接触过程中有足够的压力,同时又要保证接触的面积要足够大。
而现有的电刷组件在受到强冲击和强震动的情况下不能保证与雷达汇流环中的导电环始终保持良好接触,导致汇流环信号不能稳定传输,因此有必要对电刷组件的结构进行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刷组件在受到强冲击和强震动的情况下不能保证与雷达汇流环中的导电环始终保持良好接触的问题,提供一种汇流环自动对中减振电刷组件,该电刷组件在受到强冲击和强震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和雷达汇流环中的导电环可靠接触,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汇流环自动对中减振电刷组件,包括电刷和用于安装电刷的自动减振机构,所述自动减振机构包括连接体和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体两侧的两个电刷连接板;所述电刷连接板一端与所述连接体铰接,另一端与连有电刷的固定块铰接,所述电刷连接板为长条形板状结构,两个电刷连接板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使得两个电刷连接板的距离可随弹性件的张开和收缩变化,所述弹性件的中部支撑在连接体的延长板上;其中,所述电刷与所述固定块铰接。所述电刷连接板与连接体通过所述铰接件形成铰链机构,所述连接体还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电刷连接板,使得在组件整体受到外部冲击力时,通过弹性件的伸缩性能消除外部冲击力造成的振动,防止电刷连接板一端连接的电刷受力过大与导电环接触力度过大,或者在冲击力的影响下脱离导电环,从而使所述自动对中机构中的电刷与导电环保持良好的接触,同时,又使得电刷受到弹性件的压力不至于过大而产生大量的磨损,从而增长了电刷的使用寿命、缩短了维护时间。
进一步的通过电刷与固定块形成的铰链结构,使得电刷在弹性件的压力下与导电环始终保持可靠的接触,且接触面积最大,实现了电刷对导电环的自动对中。
优选的,所述汇流环自动对中减振电刷组件还包括2个电信号传输机构,每一个所述电信号传输机构一端连接电刷,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体,实现将电信号从电刷传递到连接体,并通过连接体与外部设备连接并传递给外部设备。
优选的,每一个所述电信号传输机构包括:
导电带,所述导电带一端连接所述电刷,另一端连接设置在连接体上的导电组件,通过所述导电组件与外部设备连接,从而将电刷的电信号传递给外部设备;所述导电带表面还设置有绝缘垫,用于对导电带绝缘隔离。
优选的,所述导电组件为2个螺栓。2个螺栓分别连接一所述的导电带,并将导电带上的信号传递给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从而将电刷的电信号传递给外部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成都无线电专用设备厂,未经国营成都无线电专用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280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