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发泡复合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98830.2 | 申请日: | 2015-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8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宏;王凤美;李磊;李小龙;李金龙;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继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97/02 | 分类号: | C08L97/02;C08L71/02;C08L5/08;C08K13/06;C08K9/04;C08K3/08;C08K5/00;C08K5/06;C08J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范奇 |
| 地址: | 24108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发泡 复合 抗菌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秸秆发泡复合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秸秆 61-64份,聚醚多元醇15-18份,异氰酸15-18份,壳聚糖2-4份,纳米银2-4份, 山苍子叶提取物2-4份,偶联剂2-3份,稳定剂2-3份,多溴二苯醚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发泡复合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 重量份数的原料:秸秆61份,聚醚多元醇15份,异氰酸15份,壳聚糖2份, 纳米银2份,山苍子叶提取物2份,偶联剂2份,稳定剂2份,多溴二苯醚2 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发泡复合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 重量份数的原料:秸秆64份,聚醚多元醇18份,异氰酸18份,壳聚糖4份, 纳米银4份,山苍子叶提取物4份,偶联剂3份,稳定剂3份,多溴二苯醚4 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秸秆发泡复合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秸秆为稻秆、麦秆、玉米秆、芦苇秆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秸秆发泡复合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壳聚糖脱乙酰度为8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秸秆发泡复合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秸秆发泡复合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稳定剂为铅盐类稳定剂,包含三盐基硫酸铅、二盐基亚磷酸铅、二盐基硬 脂酸铅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秸秆发泡复合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山苍子叶提取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备:称取山苍子叶50g,粉碎成粗粉, 加10-15倍山苍子叶重量的体积比为75%乙醇中浸泡0.5-1h,90-95℃回流抽 提0.5-1h,过滤得滤液1;向滤渣中加入8-10倍滤渣重量的75%乙醇,90-95℃ 回流抽提0.5-1h,过滤得滤液2;再向滤渣中加入6-8倍滤渣重量的75%乙醇, 90-95℃回流抽提0.5-1h,过滤得滤液3;将滤液1、2、3合并,在温度为90-95℃ 条件下浓缩至山苍子叶重量的5-8倍,即得山苍子叶提取物。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秸秆发泡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机械方法对秸秆进行粉碎,破碎成长度小于5mm,烘干备用;
步骤二:将壳聚糖与重量浓度1%的醋酸按质量比为1:8-1:10配制成壳聚糖 醋酸溶液;将纳米银按质量比1:8-1:10溶解于质量浓度为0.5g/L十六烷基三甲 基溴化氨溶液,配制成纳米银溶液;将壳聚糖醋酸溶液、纳米银溶液及山苍子叶 提取物混合后投入超声波仪内,功率为1300-1400W,处理3-5min,得复合抗菌 剂;
步骤三:向烘干后的秸秆中加入聚醚多元醇、异氰酸、复合抗菌剂、偶联剂、 稳定剂、多溴二苯醚,混合搅拌均匀,搅拌速度为100-120r/min,搅拌时间为 6-8min,当室温达到>15℃时自然发泡;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混合物料铺装入成型模具,在电热成型机中加压固化 成型,成型温度70-80℃,压力3-6MPa,成型时间3-5min;
步骤五:切割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继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继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88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尘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下坠冰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