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收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90687.2 | 申请日: | 2015-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6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勤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定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41/00 | 分类号: | F25B41/00;B01D5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张强 |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气体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气体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化学产品的制备过程中,经常产生一些附属产物,需要对所述些附属产物进行分离。当附属产物为有机气体时,先要将有机气体进行捕捉,然后将捕捉到的有机气体输送至分离装置中,现有的一般通过高温高压压缩机进行捕捉及输送,进而实现对有机气体的收集,而有机气体的化学性质一般不稳定;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容易发生爆炸等事故,这就导致现有的有机气体收集方式较为危险,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有机气体收集时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气体收集装置,所述气体收集装置包括罐体、容置于所述罐体内的冷却液、连通于所述罐体的冷却液循环系统、连通于所述罐体的进气管路、连通于所述罐体的排气管路及连通于所述排气管路的储气装置,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连通于所述罐体一端的注液管路及连通于所述罐体另一端的排液管路,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注液管路相连通,所述排气管路一端于所述罐体内穿过所述冷却液的液面延伸出所述冷却液外,另一端于所述罐体外与所述储气装置相连通;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操作手柄。
优选地,所述注液管路包括液体部、连通所述液体部的气液混合部及密封连接所述液体部与所述气液混合部的连通部,所述液体部靠近所述气液混合部的一端延伸于所述连通部内,所述气液混合部远离所述液体部的一端延伸于所述罐体内,所述进气管路连通于所述连通部,使得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注液管路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路与连通部的连通处位于所述液体部的侧边,所述连通处与所述气液混合部靠近液体部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液体部靠近所述气液混合部的一端与气液混合部靠近液体部的一端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连通部呈圆筒状,所述连通部的内径大于所述液体部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还包括连通于所述排液管路的制冷装置及一端连通于所述制冷装置,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注液管路的增压装置。
优选地,所述罐体外围设有隔热层。
优选地,所述冷却液为盐水。
本发明的气体收集装置实现了在低温环境下对有机气体的捕捉分离与收集,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操作的安全性,并通过再罐体上设置操作手柄方便实验者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见图1至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体收集装置包括罐体402、容置于所述罐体402内的冷却液404、连通于所述罐体402的冷却液循环系统450、连通于所述罐体402的进气管路406、连通于所述罐体402的排气管路408及连通于所述排气管路408的储气装置410,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450包括连通于所述罐体402一端的注液管路452及连通于所述罐体402另一端的排液管路454,所述进气管路406与所述注液管路452相连通,所述排气管路408一端于所述罐体402内穿过所述冷却液404的液面延伸出所述冷却液404外,另一端于所述罐体402外与所述储气装置410相连通;所述罐体402上设置有操作手柄409。反应装置内反应生成的尾气于所述进气管路406内,并通过注液管路452内的冷却液404压入所述罐体402内,实现了尾气的低温捕捉,避免了现有的高温高压捕捉尾气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状况发生,尾气进入所述罐体402内后,再经由排气管路408排放至所述储气装置410内,进而实现尾气的收集。本发明的气体收集装置通过气体收集装置实现了在低温环境下对癸烯酮制造时产生的尾气的捕捉分离与收集,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操作的安全性。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液管路452包括液体部451、连通所述液体部451的气液混合部453及密封连接所述液体部451与所述气液混合部453的连通部455,所述液体部451靠近所述气液混合部453的一端延伸于所述连通部455内,所述气液混合部453远离所述液体部451的一端延伸于所述罐体402内,所述进气管路406连通于所述连通部455,使得所述进气管路406与所述注液管路452相连通。尾气由进气管路406通入所述连接部455,冷却液由液体部451进入连接部455内,以使得尾气在冷却液404的作用下随着冷却液404一起进入气液混合部453,再通过气液混合部453注入罐体402内,进而实现尾气的捕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定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定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06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
- 下一篇:一种高效地热取热井以及取热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