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合金熔炼除气除渣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90345.0 | 申请日: | 2015-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3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杨威;吉宏祥;苏旭平;彭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C1/02 | 分类号: | C22C1/02;C22C1/06;C22C18/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锌合金 熔炼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锌合金,特指一种锌合金熔炼过程中除气除渣的方法,属于有色 合金的熔炼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锌合金熔炼是其铸轧和压铸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熔炼过程不仅是为了获得熔 融的锌合金液体,更为主要的是得到化学成分合格、含气和含渣量少的优质锌合 金液体,最终得到高性能和高质量的锌合金产品。
在锌合金的熔炼过程中,锌、铝和铜等金属元素与气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合金 液与坩埚的相互作用使组分发生变化,产生夹杂物和吸气;锌合金的熔炼过程中 形成的氧化物成为渣滓,漂浮在锌液表面或者混入熔体中,或者沉在熔体底部, 如不清除将导致铸件针孔和夹杂物过多,铸件的外观质量下降,合金的力学性能 降低,所以,锌合金熔炼过程中的除气除渣操作是获得高质量铸件的重要保证。
锌合金熔炼过程中,通常在450℃左右时用钟罩压入约为金属料总重的 0.12%的氯化铵,可去除锌合金液中大部分的氧化物和气体,从而使合金质量得以 保证,氯化铵造渣除气的缺点氯化铵会使合金烧损率增加,同时操作过程中产生 大量的烟雾和氨气,恶化操作环境,因此要尽量提高除气除渣效率以便减少其加 入量。
如果采用除气除渣效率更高的装置和方法除去锌熔池中锌渣和气体,将减少 氯化铵得到使用量,提高除气除渣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将具有一定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锌合金熔炼除气除渣装置和方法,明显减少氯化 铵的使用量,降低锌合金中微小气孔和锌渣缺陷,从而提高锌合金产品质量。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1)在45#钢圆柱形筒一端采用45#薄钢板进行固定封闭、另一端采用铰链 链接的活动盖板进行活动封闭,45#钢圆柱形筒侧面中部焊接一根长度为2000 毫米、直径为10毫米的操纵杆。
(2)圆筒壁厚为2毫米、外径为120~180毫米、高度为150毫米;为了便 于氯化铵分解气体能缓慢均匀地挥发进入锌液中、提高其除气除渣效果,在圆柱 形筒表面开有五排均匀分布的直径为3毫米的小孔,周线上孔距为17毫米、高 度上的孔距为25毫米,最上面一排小孔距离圆柱形筒顶端25毫米,最下面一排 小孔距离圆柱形筒底端25毫米,研究发现小孔排布方式对最终的除气和除渣效 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此进行限定。
(3)将活动封闭盖打开,将铝箔包好的精炼剂氯化铵装入该装置,再将活 动封闭盖扣好,然后将其浸入锌合金液中进行除气和除渣操作。
4、在锌合金的熔炼过程中、除气除渣时锌合金液的温度控制在430~450℃, 操作过程中将圆柱形筒的圆柱面垂直于合金液面浸入锌液中,使其在锌池中不同 高度和不同水平部位做反复运动,力求整个锌池中的锌液都能得到很好的除气和 除渣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普通钟罩压入法除气除渣后锌合金的显微组织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除气除渣后锌合金的显微组织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采用的除气除渣装置示意图。
1、操纵杆;2、焊缝;3、小孔;4、螺母;5、法兰盘;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一端固定封闭另一端可以活动封闭的45#钢圆柱形筒侧面中部焊接一根 长度为2000毫米、直径为10毫米的操纵杆;圆筒壁厚为2毫米、外径为120 毫米、高度为150毫米;柱面上开有五排均匀分布的直径为3毫米的小孔,周线 上孔距为17毫米、高度上的孔距为25毫米,最上面一排小孔距离圆柱形筒顶端 25毫米,最下面一排小孔距离圆柱形筒底端25毫米。
将活动封闭盖打开,将铝箔包好的精炼剂氯化铵装入该装置,氯化铵的加入 量为锌合金液的0.08wt.%,再将活动封闭盖扣好,然后将其浸入锌合金中进行除 气和除渣操作。在锌合金的熔炼过程中、除气除渣时锌合金液的温度控制在 430~450℃,操作过程中将圆柱形筒的圆柱面垂直于合金液面浸入锌液中,使其 在锌池中不同高度和不同水平部位做反复运动,力求整个锌池中的锌液都能得到 很好的除气和除渣效果,除气时间为5分钟,与普通钟罩压入法除气除渣方法相 比,除气效果更好。
图1是普通钟罩压入法除气除渣后锌合金的显微组织,图2是采用本发明方 法除气除渣后锌合金的显微组织,可见锌合金中的气孔明显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0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