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烟工具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83254.4 | 申请日: | 2008-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5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稻垣道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A24F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烟 工具 | ||
本申请是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于2008年4月14日向中国专利局提交的题 为“吸烟工具”、申请号为200880007465.2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烟工具,该吸烟工具控制因吸烟方式不同而引起的烟 的输送量的变动。
背景技术
在日本国内等市场上销售的香烟在其包装盒上表示有焦油量和烟碱值。 这些值是在ISO条件下利用吸烟器燃烧时被提供的值,但是,肯定的是根据 每个人的吸烟方式不同,这些值与包装盒上的表示值不同。
监测因人而异的吸烟方式或烟的输送量(煙デリバリー量)的装置,例 如记载在专利文献1至3中。但是,这些装置的目的均仅在于监测烟的输送 量,不能抑制因吸烟方式的不同而引起的烟的输送量的变动。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0099554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0130860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7100420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烟工具,能够抑制因吸烟方式的不同而引 起的烟的输送量的变动。
本发明一方式的吸烟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监测香烟的烟的输送量 或者与烟的输送量有关的物理量的监测器、调节烟的输送量的调节机构以及 根据烟的输送量控制所述调节机构的控制部。
本发明的吸烟工具具有香烟的保持部,容易安装在市场上销售的香烟。
所述监测器实时地监测香烟的烟的输送量或者与烟的输送量有关的物 理量。例如,作为监测器,可以采用测量与烟的输送量有关的吸烟时的香烟 负压的负压测量器、测量与烟的输送量有关的烟流通通路内的流量的流量测 量器、测量与烟的输送量有关的烟流通通路内的烟浓度的受光传感器。
所述控制部将与烟的输送量有关的物理量变换成烟的输送量。具体地讲, 将香烟的负压变换成抽吸容量,将抽吸容量(パフ容量)变换成烟的输送量。 另外,将流量变换成烟的输送量。还有,将烟浓度变换成烟的输送量。
所述调节机构是实时地调节烟的输送量的机构,可以采用调节向烟流通 通路导入稀释空气的量的机构、调节烟流通通路内的通气阻力的机构。
对于烟的输送量的控制方法不做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取当监测每抽 吸一次的烟的输送量,并且合计的烟的输送量达到规定值时,使烟的输送不 超过该规定值以上的方式。另外,可以采取当每抽吸一次监测烟的输送量, 并且一次抽吸产生的烟的输送量达到规定值时,使烟的输送不超过该规定值 以上的方式。而且,也可以采取微调烟的输送量的方式。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吸烟工具,能够抑制因吸烟方式的不同而引起 的烟的输送量的变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吸烟工具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吸烟工具的结构的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三实施例的吸烟工具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吸烟工具的结构的图。在吸烟工具本 体11的内部设有控制基板12,并且作为电源安装有电池13。在吸烟工具本 体11的上部安装有烟嘴14。在该烟嘴14的前端上安装香烟10。在吸烟工 具本体11上,设有测量烟嘴14内的烟流通通路和外部空间之间的差压的差 压传感器15。另外,在吸烟工具本体11上,设有用于将烟嘴14内的烟流通 通路和外部空间之间阻断/打开的停止阀16。
香烟的负压和抽吸容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抽吸容量和烟的输送量之间存 在正相关。因此,能够利用差压传感器15测量香烟的负压,利用控制基板 12从上述的相关式将负压变换成烟的输送量,实时地监测烟的输送量。在本 实施例的吸烟工具中,当达到规定的烟的输送量时打开停止阀16。其结果, 即使吸入,仅通过导入稀释空气而不输送烟,因此,与吸烟方式无关地能够 保证表示在包装盒上的烟的输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32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