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仲胺基硅烷偶联剂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69373.4 | 申请日: | 2015-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2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席日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硅宝有机硅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F7/18 | 分类号: | C07F7/18;B01J31/3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王亚军 |
| 地址: | 2382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胺基 硅烷偶联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催化剂 | ||
1.一种仲胺基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硅氢化反应
在装有温度计、回流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氯烯烃、氯硅烷和复合催化剂,复合催化剂为氯铂酸和三苯基磷经过配置后复合制成,氯烯烃指的是氯丙烯、氯丁烯、氯辛烯、氯异丁烯、氯异辛烯中的一种,氯硅烷选自甲基二氯氢硅烷、三氯氢硅烷、二甲基氯氢硅烷中的一种,
步骤如下,
1)、使用0.2-0.5mol三苯基磷与0.2L苯乙酮混合配制成三苯基磷/苯乙酮溶液备用;
2)、使用0.1-0.3mol氯铂酸与0.2L异丙醇混合配制氯铂酸/异丙醇溶液,溶液配制完成后加入有机酸2克,再加入20克的无水氯化钙固体,放入50℃的烘箱中静置48小时,除去固体成份,液体留置备用;
3)、将步骤(1)和步骤(2)配置的溶液混合,使用超声振荡2h,即得到复合催化剂;
所述的氯烯烃与氯硅烷的摩尔比为(1~1.1):(1~1.1),复合催化剂为总质量的0.01~0.02%,反应过程中底温逐渐升高,直至反应物产生回流,温度升至为110℃~120℃,保持2~3h反应结束后,分馏,取100℃以上馏分;
(2)醇解反应
在装有直形冷凝器、两个恒压漏斗和温度计的四口瓶中,加入步骤(1)获得的反应液,然后搅拌,反应过程中底温逐渐升高,直至反应物产生回流,温度为110℃~120℃,加热反应器,当溶剂回流时,从两个恒压漏斗中分别滴入醇类和氯硅烷,所述的醇类、氯硅烷、溶剂的质量比为4:6:9;不断搅拌维持正常回流,滴完后再回流2~5h,冷却后,减压蒸馏收集,获得含有杂质的氯烷基硅烷;
(3)中和反应
经步骤(1)和(2)后的氯烷基硅烷制备完成后,使用质量分数30%的甲醇镁溶液进行中和反应,溶液中所含甲醇镁质量为制备的氯烷基硅烷重量的2~5%,中和后体溶液pH值为4~6,再加入为制备的氯烷基硅烷重量0.5%~10%的三乙胺,过滤出生成的氯化镁与三乙胺盐酸盐,收集后的产品再进行精细化蒸馏得到99.5%纯度的氯烷基硅烷;
(4)胺化反应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滴加装置温度计的反应器中,放入有机胺,再加入非极性溶剂,温度升至70~90℃时开始滴加的中和反应后的氯烷基硅烷,有机胺、非极性溶剂、氯烷基硅烷的质量比为(28~32):10:(19~21),滴加速度与回流速度相同,滴加完毕后保温1.8~2.2h,冷却,除去生成的胺盐酸盐,再蒸馏分离获得仲胺基硅烷偶联剂,非极性溶剂为甲苯、乙苯、二甲苯、辛烷、环己烷中的一种;胺化反应所述的有机胺为环己胺、正丁胺、异丁胺或苯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仲胺基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醇类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或丁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仲胺基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溶剂为正己烷或环己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仲胺基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的精细化蒸馏,填料的材质使用聚四氟乙烯或A4钢金属填料,形状是环状或丝网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硅宝有机硅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硅宝有机硅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937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