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定中华绒螯蟹不同家系所用的引物及其鉴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55048.2 | 申请日: | 2015-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5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沈怀舜;胡亚成;马源潮;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孙昱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定 中华 绒螯蟹 不同 家系 所用 引物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鉴定中华绒螯蟹不同家系所用的引物,其特征在于,该引物包括10对微卫星引物,具体如下:
2.一种中华绒螯蟹不同家系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从待鉴别的中华绒螯蟹腿部肌肉提取DNA;
(2)以步骤(1)得到的DNA为模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10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扩增产物;
(3)对步骤(2)得到的扩增产物使用聚丙烯酰胺胶进行电泳和银染;
(4)对步骤(3)的银染结果通过遗传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测量每个个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根据遗传距离绘制UPGMA聚类分析图,根据聚类结果区分不同中华绒螯蟹家系的个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华绒螯蟹不同家系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PCR扩增的反应体系为15ul:10×PCR Buffer 1.5ul,2.5mmol/LdNTP 0.5ul,MgCl2 1.5ul,上下游引物各0.5ul,Taq酶0.2ul,DNA模板2ul,超纯水8.3u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华绒螯蟹不同家系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PCR扩增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3分钟;然后94℃变性30秒,62℃退火30秒,72℃延伸30秒,共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分钟,4℃保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华绒螯蟹不同家系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PCR产物用12%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电泳和银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华绒螯蟹不同家系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遗传分析软件为population软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504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外壁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高电位保健治疗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