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微珠光扩散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53975.0 | 申请日: | 2015-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5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 发明(设计)人: | 缪希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小鹏 |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183/04;C09D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珠光 扩散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性微珠光扩散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LED为点光源,其作为灯具光源时多需要有对光进行扩散且透光率好的灯罩,才能避免眩光问题。玻璃灯罩是目前最为常用的灯罩,玻璃具有很好的透光率,但其作为LED灯罩时眩光问题也尤为严重,为此,现有技术中多数采用溶剂型光扩散涂料对玻璃灯罩进行涂覆,在其内表面(外表面亦可,但易因磨损而脱落,多不采用)形成光扩散涂层,使LED光源发出的光线发生折射和散射,扩散形成柔和的灯光,但这种涂料有机溶剂含量高,挥发量大,伤害人体并且严重污染环境;而且其是易燃易爆物品,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当然,还有一些双组分涂料,但双组分涂料配好的涂料必须一次性用完,否则容易造成浪费。因此,水性涂料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但是,目前水性光扩散涂料多使用乙醇或其它易挥发的有机物作为稀释剂,这使现有的水性涂料存在VOC(有机挥发物)的问题,同样会带来安全隐患;而且目前的水性光扩散涂料对眩光的问题并未有很好的解决,光透过率低,而且容易透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水性微珠光扩散涂料,本发明解决了水性涂料存在VOC,以及LED玻璃灯管LED点光源发光、产生眩光的问题,涂覆在LED玻璃外壳上,能使光线发生折射和散射,从而实现均匀发光,消除点光源发光的眩光问题,安全性能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性微珠光扩散涂料,其配方如下:水性聚氨酯树脂20-30份、耐高温有机硅树脂15-20份、光扩散剂5-15份、乳化剂3-7份、消泡剂1-1.5份、无机颜料2-7份、增稠剂3-5份、分散剂2-4份、扩散剂1-5份和混合溶剂5-15份。
所述乳化剂采用丙烯酸酯乳液。
所述无机颜料为钛白粉、硫酸钡、立德粉或滑石粉中的一种。
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酸酰胺类分散剂。
所述增稠剂是聚氨酯类增稠剂。
所述消泡剂为常规水性消泡剂。
所述扩散剂为微米玻璃珠。
所述光扩散剂为有机型光扩散剂,采用有机硅树脂类粒子、交联苯乙烯类粒子剂、交联丙烯酸类粒子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配方中还包括成膜助剂,所述成膜助剂5-10份,所述成膜助剂为丙二醇、乙二醇、醇酯十二成膜助剂或乙二醇丁醚醋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配方中还包括稀释剂,所述稀释剂5-15份,所述稀释剂由丁酮、甲苯和环己酮组成,丁酮30-34%,甲苯15-17%,环己酮49-55%。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性微珠光扩散涂料,解决了LED灯眩光、光污染等问题,其光源均匀、柔和、饱满,具有很好的光透过性、光散射性,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利用微米玻璃珠作为扩散剂辅助材料,与有机光扩散剂具有良好协同作用,不仅能够利用有机材料的粘附性粘结在一起,同时也能增加反射与折射效果,增加光扩散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水性微珠光扩散涂料,其配方如下:水性聚氨酯树脂20份、耐高温有机硅树脂15份、光扩散剂5份、乳化剂3份、消泡剂1份、无机颜料2份、增稠剂3份、分散剂2份、扩散剂1份和混合溶剂5份。
所述乳化剂采用丙烯酸酯乳液。
所述无机颜料为钛白粉。
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酸酰胺类分散剂。
所述增稠剂是聚氨酯类增稠剂。
所述消泡剂为常规水性消泡剂。
所述光扩散剂为有机型光扩散剂,采用有机硅树脂类粒子。
所述扩散剂为微米玻璃珠。
实施例2:
一种水性微珠光扩散涂料,其配方如下:水性聚氨酯树脂30份、耐高温有机硅树脂20份、光扩散剂15份、乳化剂7份、消泡剂1.5份、无机颜料7份、增稠剂5份、分散剂4份、扩散剂5份和混合溶剂15份。
所述乳化剂采用丙烯酸酯乳液。
所述无机颜料为硫酸钡。
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酸酰胺类分散剂。
所述增稠剂是聚氨酯类增稠剂。
所述消泡剂为常规水性消泡剂。
所述光扩散剂为有机型光扩散剂,采用交联苯乙烯类粒子剂。
所述扩散剂为微米玻璃珠。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小鹏,未经李小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39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