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艾叶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941659.1 申请日: 2015-12-16
公开(公告)号: CN105412717A 公开(公告)日: 2016-03-23
发明(设计)人: 叶宗耀;邹锦新 申请(专利权)人: 叶宗耀
主分类号: A61K36/8998 分类号: A61K36/8998;A61P3/10;A61P13/12
代理公司: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0 代理人: 刘晔
地址: 525132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含有 艾叶 治疗 糖尿病肾病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艾叶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消渴肾病”范畴,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由于消渴日久、迁延不愈而并发,主要病机为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日久可致气阴亏虚,阴阳两虚,并可兼夹血瘀、痰湿、浊毒等标证。西医治疗方面目前缺乏特效的药物,仍以降糖、降压、调脂、合理饮食和运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降蛋白尿等对症治疗为主,但收效并不显著。

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分为三类:1、纯西药,该类药物以胰岛素、磺脲类、格列奈类、双胍类、噻唑烷酮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为代表,优点是降糖迅速,效果显著,但副作用明显,不但有低血糖的风险,而且大多口服药物不适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并能导致患者药物继发性失效;2、中西结合药类,该类药物因为有西药成分,对肝、肾功能存有副作用,长期服用对身体危害大;3、纯中药,用纯中药对人体毒副作用比较小,能够整体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汤剂使用麻烦,患者的依存性差。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的一种,西医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采用ACEI和ARB类药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尿蛋白,降低血压,但是不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症状,且费用昂贵。长期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证明,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肾病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中国专利申请CN201310595903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配方,该中药制剂由以下药材制得:生黄芪、太子参、当归、生地、山萸肉、丹参、生苡仁、地龙、茯苓、泽泻。该中药制剂虽然能够减少尿蛋白排泄率,有效控制血压,并能延缓肾功能衰竭,有效改善糖脂代谢,但是在补血养阴,养血温经、养肺生津和健脾益胃方面效果不是十分显著,并且药物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有艾叶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治疗成本低,方法简便,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而且价格便宜、无药物依赖性、毒副作用小等优点。

本发明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材制备而成:

艾叶10-22份、熟地8-20份、山茱萸8-18份、荔枝核8-16份、杜仲6-16份、白芷6-18份、虎杖8-14份、玉米须6-16份、葛根4-16份、麦芽4-14份和甘草4-8份。

在该重量份数范围内,优选了3个疗效较为显著的配方:

配方1:艾叶22份、熟地20份、山茱萸18份、荔枝核16份、杜仲16份、白芷18份、虎杖14份、玉米须16份、葛根16份、麦芽14份和甘草8份。

配方2:艾叶22份、熟地20份、山茱萸18份、荔枝核16份、杜仲16份、白芷18份、虎杖14份、玉米须16份、葛根16份、麦芽14份和甘草8份。

配方3:艾叶16份、熟地14份、山茱萸13份、荔枝核12份、杜仲10份、白芷12份、虎杖10份、玉米须10份、葛根10份、麦芽9份和甘草6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制剂被制成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口服液或丸剂。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下述步骤:

S1:分别按比例称取艾叶、山茱萸、玉米须、葛根、麦芽和甘草,洗净,干燥后粉碎,合并粗粉,加入药材粗粉总重量10-12倍量体积分数为60-80%的乙醇,微波提取8-15分钟,微波功率为400-600W,提取温度为40-60℃,过滤并保留滤渣,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浸膏,制得提取物A;

S2:分别按比例称取熟地、荔枝核、杜仲、白芷和虎杖,洗净,干燥后粉碎,合并粗粉,与S1中的滤渣合并,加入药材总重量8-10倍量的水,回流提取2-3次,每次3-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浸膏,制得提取物B;

S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合并,混匀,喷雾干燥,将干燥后的粉末过100-200目筛,即得。

本发明所用组分的来源、性味、归经及功效:

艾叶: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除湿止痒、通经活络。

熟地: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山茱萸: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宗耀,未经叶宗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416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