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增压器自适应张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6764.6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1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邢卫东;田伟;王振彪;李欣;王秀娟;程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莎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增压 自适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增压器自适应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与涡轮增压相比,机械增压可以在发动机较低转速时就可以介入,没有涡轮 增压的涡轮迟滞,可以使发动机在较低的转速上面就可以爆发出大扭矩。而且由 于机械增压是靠皮带进行传动,所以使动力输出相对来说比较平顺,更适合日常 驾驶习惯,机械增压器作为改善发动机低速性能和瞬态响应的重要手段受到越来 越多重视。但是在机械增加器运转过程中,皮带张紧力也会发生改变,进而发生 皮带打滑,影响传动稳定性和传动效率,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机械增压器自适 应张紧装置,该装置能有效防止皮带打滑、偏磨甚至脱落等现象的发生,提高皮 带运转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增压器自适应张紧装置,包括自适应张紧 装置气缸、活塞连杆、张紧轮、高速电机带轮,机械增压器压气机出口连接自适 应张紧装置气缸,自适应张紧装置气缸通过活塞连杆连接张紧轮,张紧轮连接皮 带,皮带连接高速电机带轮。
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应用本发明的自适应张紧装置的机械增压器试验装 置,包括空气流量计、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机械增压器、转速传 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压气机背压阀、机械增压器带轮、皮 带、自适应张紧装置、高速电机带轮、扭矩传感器、高速电机、高速电机底座、 高速电机控制器以及相应的连接管路;
所述空气流量计进口与大气相通,空气流量计出口连接机械增压器压气机 进口,空气流量计出口与机械增压器压气机进口的连接管路上分别安装第一温度 传感器与第一压力传感器,机械增压器上安装转速传感器,机械增压器压气机出 口连接压气机背压阀,机械增压器压气机出口与压气机背压阀的连接管路上分别 安装第二温度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机械增压器带轮连接机械增压器转轴, 机械增压器带轮通过皮带与高速电机带轮连接,机械增压器带轮与高速电机带轮 间设有自适应张紧装置,高速电机带轮连接扭矩传感器,扭矩传感器连接高速电 机,高速电机连接高速电机控制器。
进一步,自适应张紧装置包括自适应张紧装置气缸、活塞连杆、张紧轮、 高速电机带轮,机械增压器压气机出口连接自适应张紧装置气缸,自适应张紧装 置气缸通过活塞连杆连接张紧轮,张紧轮连接皮带,皮带连接高速电机带轮。
进一步,高速电机由螺栓通过定位孔安装在高速电机底座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解决了皮带张紧不合理的问题,在低转速下,皮带所需的张紧力小, 此时机械增压器压气机出口的压力较小,作用于自适应张紧皮带的压力也较小; 在高转速下,皮带所需的张紧力增大,此时机械增压器压气机出口的压力由于转 速的提高也相应增加,通过自适应张紧皮带装置作用于皮带的压力也增大,保证 了避免皮带打滑所需的压力,提高传动稳定性和传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自适应张紧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应用本发明的自适应张紧装置的机械增压器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
1、空气流量计,2、第一温度传感器,3、第一压力传感器,4、机械增压 器,5、转速传感器,6、第二温度传感器,7、第二压力传感器,8、压气机背压 阀,9、机械增压器带轮,10、皮带,11、自适应张紧装置,11-1、自适应张紧 装置气缸,11-2、活塞连杆,11-3、张紧轮,12、高速电机带轮,13、扭矩传感 器,14、高速电机,15、高速电机底座,18、高速电机控制器,19丝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机械增压器自适应张紧装置,包括自适应张紧装置气缸 11-1、活塞连杆11-2、张紧轮11-3、高速电机带轮11-4,机械增压器4压气机 出口连接自适应张紧装置气缸11-1,自适应张紧装置气缸11-1通过活塞连杆 11-2连接张紧轮11-3,张紧轮11-3连接皮带10,皮带10连接高速电机带轮12。
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未经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6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远程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自动扶梯滚轮疲劳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