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量子点材料密封的UV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34611.8 | 申请日: | 2015-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1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黄战光;吴博;舒小辉;刘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派乐玛新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175/16 | 分类号: | C09J175/16;C09J183/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董博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量子 材料 密封 uv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量子点材料密封的UV胶,其特征在于,其由各组分按如下重量份数混合制得:有机硅链段聚氨酯丙烯酸酯20~70;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5~40;活性稀释剂10~40;光引发剂0.3~5;助剂1~5;其中,所述有机硅链段聚氨酯丙烯酸酯为以聚硅氧烷链段为主链、甲基丙烯酸酯双键官能团为端基的改性聚氨酯树脂;所述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为以聚硅氧烷链段为主链、环氧官能团为端基的改性有机硅树脂。主体树脂以有机硅为基础,通过合成控制树脂的结构和分子量,具有优异的隔水隔氧性能,解决传统密封材料隔水隔氧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量子点材料密封的UV胶,及制备该UV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将量子点显示材料和LED背光模组相结合,可以提高显示器的色域,获得更优的显示效果。这项新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液晶电视、平板电脑和手机等产品中。技术的关键在于在LCD和背光模组之间加入一层量子点薄膜,通过量子点材料的光转换性能将蓝光LED背光源的一部分蓝光转化为红光和绿光。与传统LED发出的白光相比,可以得到更多更纯的红色光和绿色光,因而显示更加明亮,色彩更丰富,能够将显示器的色域从70%NTSC提高到110%NTSC。
但是量子点薄膜进行大规模应用仍存在一个重要的瓶颈,就是其寿命问题。量子点材料很容易受环境中的水汽和氧气影响而发生性能衰减,因此必须对量子点材料做密封保护,尽量隔绝水汽和氧气以延长量子点材料的寿命。
量子点薄膜的组成是将量子点材料密封在两片高水氧阻隔的PET膜材之间,其中密封胶作为量子点材料的载体,直接包裹和接触量子点,其隔水隔氧性能对于量子点材料的发光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目前关于量子点薄膜的文献和专利极少对于密封胶有专门、深入的研究,一般密封胶的粘结强度和隔水隔氧性能也远不能满足量子点薄膜应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量子点材料密封的UV胶,能够解决现有密封胶隔水隔氧性能差,粘结强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量子点材料密封的UV胶,其由各组分按如下重量份数混合制得:
其中,所述有机硅链段聚氨酯丙烯酸酯为以聚硅氧烷链段为主链、甲基丙烯酸酯双键官能团为端基的改性聚氨酯树脂;所述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为以聚硅氧烷链段为主链、环氧官能团为端基的改性有机硅树脂。
有机硅链段聚氨酯丙烯酸酯的数均分子量控制在10000~30000范围之间,优选15000~25000范围。选择玻璃化转变温度范围在20~80℃之间的有机硅链段聚氨酯丙烯酸酯较为合适,优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范围在40~70℃之间。有机硅链段聚氨酯丙烯酸酯在密封胶中,优选的百分比含量范围为40~60%之间。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数均分子量控制在4000~10000范围之间的增粘树脂较为合适,优选5000~8000范围。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在密封胶中,优选的百分比含量范围为10~30%之间。
所述聚硅氧烷为含有活泼氢端基的苯基硅油,甲基乙烯基硅油,甲基乙氧基硅油,甲基硅油或乙基硅油。
所述聚硅氧烷还可以为甲基苯基硅油,甲基含氢硅油,乙基含氢硅油、含氰硅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活性稀释剂含有甲基丙烯酸酯双键官能团的单官能团或双官能团单体,其中:含有甲基丙烯酸酯双键官能团的单官能团单体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己内酯、甲基丙烯酸酯羟乙酯;含有甲基丙烯酸酯双键官能团的双官能团单体为聚乙二醇600、二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派乐玛新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派乐玛新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46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