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机油尺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32919.9 | 申请日: | 2015-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3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财明;修婷婷;杨洋;赵志敏;林鑫;李杰;王江;王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1/12 | 分类号: | F01M11/12;F02F7/00;F02F1/24;F02F1/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220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机油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机油尺安装结构。一种发动机机油尺安装结构,包括:机油尺,由缸盖罩、缸盖、缸体、曲轴箱和油底壳构成的发动机体;发动机体中设有贯穿缸体和曲轴箱的机油回流道;所述的缸盖设有下端与机油回流道的上端相对的通孔;缸盖罩设有下端与通孔上端连通的插孔;机油尺的下端穿过插孔、通孔和机油回流道伸入油底壳中。该发动机机油尺安装结构的机油尺的下端穿过发动机体中设有的机油回流道伸入油底壳中进行油位测量,取消了安装在发动机体外侧的机油尺的管件组件,结构够紧凑且安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是一种发动机机油尺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发动机机油尺用于测量发动机曲轴箱(油底壳)内机油的多少;中国专利申请号 CN201220126359.X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油尺,包括手柄、挡油块、密封圈和尺体,所述尺体上具有机油量上限标识和机油量下限标识,所述机油量上限标识以上的尺体表面具有第一色彩涂层,所述机油量上限标识和下限标识之间的尺体表面具有第二色彩涂层,所述机油量下限标识以下的尺体表面具有第三色彩涂层;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色彩涂层的颜色均不同于机油的本色,且所述第二色彩涂层的颜色与第一色彩涂层和第三色彩涂层的颜色均不同。
机油高度在上下限标识之间,表明机油量正常;机油量低于下限标识,需要及时添加机油;如果短时间内机油量低于下限标识或高于上限标识,说明发动机状况异常,须及时检修。发动机机油尺安装时,机油尺的管件组件安装在发动机外侧,机油尺的芯杆穿过管件伸入曲轴箱中,传统的机油尺的安装结构存在结构不够紧凑且零件数较多安装不方便的不足;因此,设计一种结构够紧凑且安装方便的发动机机油尺安装结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的机油尺的安装结构存在结构不够紧凑且零件数较多安装不方便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够紧凑且安装方便的发动机机油尺安装结构。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动机机油尺安装结构,包括:机油尺,由缸盖罩、缸盖、缸体、曲轴箱和油底壳构成的发动机体;发动机体中设有贯穿缸体和曲轴箱的机油回流道;所述的缸盖设有下端与机油回流道的上端相对的通孔;缸盖罩设有下端与通孔上端连通的插孔;机油尺的下端穿过插孔、通孔和机油回流道伸入油底壳中。该发动机机油尺安装结构的机油尺的下端穿过发动机体中设有的机油回流道伸入油底壳中进行油位测量,取消了安装在发动机体外侧的机油尺的管件组件,结构够紧凑且安装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油尺包括:外径与插孔直径匹配的插接管,与插接管上端连接的拉环,上端与插接管下端连接的测量油尺;测量油尺设有油量标识刻线;插接管插入插孔中;测量油尺的下端穿过插孔、通孔和机油回流道伸入油底壳中。测量油尺设有油量标识刻线便于测量是观察油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油尺包括:外径与插孔直径匹配的插接管,上端与插接管下端连接的测量管,带显示的液位传感器;插接管插入插孔中;测量管的下端穿过插孔、通孔和机油回流道伸入油底壳中;带显示的液位传感器的压力传感器与测量管的下端连接;带显示的液位传感器的显示器与插接管的上端连接。带显示的液位传感器是基于所测液体静压与该液体的高度成比例的原理,将静压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显示器显示,便于及时观察油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油尺包括:外径与插孔直径匹配的插接管,上端与插接管下端连接的测量管,霍尔传感器,显示器,外径与测量管内径匹配的滑杆,与滑杆下端连接的浮球;插接管插入插孔中;测量管的下端穿过插孔、通孔和机油回流道伸入油底壳中;霍尔传感器的本体与测量管的外侧围连接;滑杆的上端插入测量管中;霍尔传感器的磁块与滑杆连接;显示器与插接管的上端连接。通过浮子随油位高低升降,霍尔传感器的磁块与霍尔传感器的本体相对运动产生电信号并通过显示器显示,便于及时观察油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插接管与插孔之间设有密封圈。提高密封性防止漏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29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深孔加工的数控机床高压主轴内冷系统
- 下一篇:数控雕铣机加工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