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锚板基础的螺杆顶升纠倾加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29799.7 | 申请日: | 2015-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9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 发明(设计)人: | 马博恒;王哲英;李森林;葛玉祥;侯惠锦;田占云;许立斌;邢跃杰;许范强;李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5/00 | 分类号: | E02D35/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5 | 代理人: | 赵立军 |
| 地址: | 07106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基础 螺杆 顶升纠倾 加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锚板基础的螺杆顶升纠倾加固方法,具体涉及建(构)筑物地基基础整体倾斜或基础沉降的纠倾加固领域。本发明确定钢锚板纠倾区域及导洞位置,钻孔,塞入预制钢梁,安装螺杆及螺帽,安装百分表,分区逐级循环使螺杆自上而下稳步慢速旋入,使得钢锚板分级逐步向上抬升至工艺设计要求的顶升量;采用高强水泥砂浆封堵导洞口,围绕钢锚板外缘设置一道细石砼封闭圈,锚板与基础之间的孔隙灌浆区域进行注浆处理,即完工。本发明减少了基础下方开挖量,节省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材料,施工速度快,可操作性及可控性较好,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小,安全可靠,加固效果较好;高强螺杆除具顶升功能外,同时兼做受力支承装置,处理后无回弹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构)筑物地基基础整体倾斜或基础沉降的纠倾加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锚板基础的螺杆顶升纠倾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纠倾加固适用于既有建(构)筑物地基基础整体倾斜值或相邻柱基础沉降差超过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规定的允许值,且影响正常使用或安全的既有建(构)筑物纠倾。而顶升纠倾则是其中的一种纠倾加固方法,适用于建(构)筑物的整体沉降或不均匀沉降较大,以及不适用采用迫降纠倾的建(构)筑物纠倾。现有的顶升纠倾是通过钢筋混凝土或砌体的结构托换加固技术,将建(构)筑物的基础和上部结构沿某一特定位置进行分离,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加固、分段托换、形成的顶升托换梁(柱)体系,再设置能支撑整个建(构)筑物的若干个支撑点,通过这些支撑点的顶升设备(一般为千斤顶)的启动,使建(构)筑物沿某一直线(点)作平面转动,即可使倾斜建(构)筑物得到纠正。其中关键便是建立顶升托换梁(柱)体系(即基础梁与托换梁(柱)这对上、下受力体系)以及施加顶升力。
现有传统顶升纠倾设计方案中顶升托换梁(柱)体系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梁体系,且施加顶升力一般在上、下钢筋混凝土梁受力体系之间采用顶升设备(如千斤顶等)自下而上施加顶升力。其最大的缺陷便是: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受力体系及千斤顶等顶升设备所占空间较大,故进行顶升纠倾时,建(构)物基础下需要足够大的工作空间设置上、下钢筋混凝土梁受力体系及放置千斤顶等顶升设备,这使得一些基础下可用空间狭小的倾斜建(构)筑物无法实施纠倾加固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同于现有技术,并替代现有技术的用于锚板基础的螺杆顶升纠倾加固方法,旨在解决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受力体系及千斤顶等顶升设备所占空间较大,致进行顶升纠倾时,建(构)物基础下的工作空间无法设置上、下钢筋混凝土梁受力体系及放置千斤顶等顶升设备的问题,以及一些基础下可用空间狭小的倾斜建(构)筑物无法实施纠倾加固处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锚板基础的螺杆顶升纠倾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测量基础上部钢锚板的平整度,根据工艺设计要求确定钢锚板纠倾区域及导洞位置;
b、在钢锚板与基础之间的高强灌浆垫层中,根据工艺设计要求的长度及直径采用水平钻孔的方法,在步骤a确定的导洞位置处钻孔形成水平导洞,并清理导洞,塞入预制钢梁;
c、根据工艺设计要求孔径在导洞正上方的钢锚板攻丝,形成若干个攻丝孔,然后安装与攻丝孔配套的螺杆及螺帽,螺杆底部顶住下部导洞中的钢梁;
d、根据工艺设计要求在钢锚板上部相应的平整度测点部位安装百分表;
e、时刻监测步骤d的百分表显示数据,分区逐级循环使螺杆自上而下稳步慢速旋入,使得钢锚板分级逐步向上抬升至工艺设计要求的顶升量;
f、待步骤e完成后采用高强水泥砂浆封堵导洞口,并按工艺设计要求的高度及宽度,围绕钢锚板外缘设置一道细石砼封闭圈;
g、待细石砼封闭圈强度达到工艺设计要求后,对锚板与基础之间的孔隙区域进行注浆处理,即完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97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段式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自动调配水米的电饭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