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培养基培养银杏树种苗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24770.X | 申请日: | 2015-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7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马铭航;王庆;徐英宏;叶何林;靳文文;邓峰;陆莉;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和合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吴奇 |
| 地址: | 242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基 培养 银杏树 种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银杏树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培养基培养银杏树种 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出现在几亿年前,是第四纪冰 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 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所以 银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称。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 银杏、斑叶银杏等26种。
银杏树的果实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 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 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 具有观赏,经济,药用价值。
在银杏树进行栽种和种苗培育的时候往往产量不高,而且培养的种苗在 栽种后成活率不高,并且对土地的要求较高,不利于广泛推广种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种植成活率高、对土地的要求 较低,栽种后易于管理的用培养基培养银杏树种苗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培养基培养银杏树种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1)培养基制备:
银杏树叶榨取液400-450份
银杏树跟粉末800-900份
硫酸锰22-25份
硫酸锌10-15份
硼酸5-8份
肌醇80-120份
硫酸硫胺素40-70份
烟酸1-1.5份
甘氨酸3-4份
对硝基苯酚钠5-10份
邻硝基苯酚钠4-5份
柠檬酸40-50份
将上述成分依此放入到培养皿中搅拌均匀,然后放置在0-3℃的低温环境 下静置24小时,让各成分间相互渗合,静置完成后培养基制备结束,在培养 基中使用银杏树叶榨取汁和银杏树跟粉末能够增加培养基中银杏树的营养元 素,使用其对银杏树进行培养可以增加银杏树种苗的生长能力,促进根系的 生长,增加对土壤的适应性;
(2)将银杏树种苗的根部清洗干净,并用浓度为40%的生理盐水浸泡1-2小 时,浸泡后的银杏树种苗可以促进根部对培养基的吸收;
(3)浸泡完成后将银杏树种苗放在烘干机中用20-25摄氏度的温度烘10-15 分钟,烘干能够使细小的根部的水分快速排出,在进入到下一环节中能够增 加对液体养分的吸收速度,促进养分的吸收;
(4)烘干结束后将银杏树种苗单棵放置在直径为5-8厘米的塑料瓶中,然后 往塑料瓶中注射400毫升的银杏树液提取汁,并将其摆放整齐放置到通风的阴 凉处放置1-2天,这样可以使银杏树种苗在进行培育前可以充分吸收到同族养 分,保证了种苗的生长和养分的汲取;
(5)将准备好的培养基倒入到深度为10-20公分的水泥池中,培养基深度为 10-13公分深,然后将上述塑料瓶中的银杏树种苗取出均匀摆放到水泥池中;
(6)摆放均匀后在水泥池的顶部架设高度为1米的塑料棚,并保证塑料棚的 密封能力;
(7)然后对塑料棚进行恒温设定,保证棚内温度保持在35-45摄氏度之间, 恒温的设定可以保证种苗吸收培养基的速度更加稳定,不会发生吸收不畅的 问题,而且规定的温度也是根据银杏树的特性进行设定的;
(8)培养25-35天后结束培养,可以将银杏树种苗取出进行有土栽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该方法培育的银杏树种苗在进行后期栽种的时 候种植成活率高,并且可以适应各种不同性质的土壤、对土地的要求较低, 栽种后易于管理只需简单的进行正常维护,无需特殊管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 解,下面结合具体示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1:
一种用培养基培养银杏树种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1)培养基制备:
银杏树叶榨取液450份
银杏树跟粉末900份
硫酸锰25份
硫酸锌15份
硼酸8份
肌醇12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和合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和合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47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末容器、粉末供应装置以及成像设备
- 下一篇:离体扩增干细胞的培养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