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置布防型全息算法主动式降噪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19508.6 | 申请日: | 2015-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2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鲁润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润泽;林瑾;张风琴 |
| 主分类号: | G10K11/175 | 分类号: | G10K11/17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30021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置 布防 全息 算法 主动 式降噪 设备 | ||
1.一种预置布防型全息算法主动式降噪设备,由数字式全息噪 声拾取器1a、噪声动态记忆及噪声波仿形函数发生器1b、环境噪声数 学建模库1f、噪声波镜像处理器1c、抑制效果监测系统、阵列式干涉 波功率发射器1d、净剩噪声能量与分贝双数值显示器1g,共七个系统 构成,其特征在于数字式全息噪声拾取器1a的输入端(1)置于噪声环 境中,数字式全息噪声拾取器1a通过环境噪声数学建模库动态算法和 声波动态扫描进行数学定位处理,处理后的噪声波定位信号经过数字 式全息噪声拾取器1a的输出端(2)进入噪声波动态记忆及噪声波函 数发生器1b的输入端(3)进行噪声波波形的的动态记忆、数学跟踪、 存储,通过对所记忆存储的噪声波进行数学仿形运算形成噪声波仿形 函数发生器,最后形成仿形噪声波波形,再经过噪声动态记忆及噪声 波仿形函数发生器1b的输出端(4)进入到噪声波动态处理器1c的输 入端(15)进行仿形噪声波的镜像处理,就是说在这一环节做一次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倒相处理,最终形成干涉波,形成和处理后的干涉 波波形及数据存入动态存储器完成干涉波波形动态记忆,实施干涉波 预置布防,本发明的系统与噪声设备启动后,干涉波被调出存储器, 通过阵列式干涉波发射器进入噪声环境实施主动式降噪功能,与此同 时本发明中的抑制效果监测器对干涉波波形实施算法动态跟踪,调节 仿真干涉波的形状与相位,直到空间对位的噪声源净剩值趋于0。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数字式全息噪声拾取器是由数字式 宽频带噪声拾音头2a,全息噪声动点对位处理器2b,数字电平放大器 2c,频响增益处理器2d,环境噪声数学建模库1f的全息拾音三维模型 输出端口(12)构成,其特征在于数字式宽频带噪声拾音头2a置于噪 声环境中,环境噪声数学建模库1f的全息拾音三维模型数据通过环境 噪声数学建模库1f的全息拾音三维模型输出端口(12)与数字式全息 噪声拾取器1a的数模端口(11)连接,通过算法圈定噪声波声像点在 X、Y、Z三维空间的坐标位置;运用数字式全息噪声拾取器的电声特征 通过数学模型建立的三维空间实施声呐扫描逐点获取环境噪声强度, 并传递到数字式全息噪声拾取器1a进行数学定位处理,处理后的噪声 波定位信号经过数字式全息噪声拾取器1a的输出端(2)进入噪声动 态记忆及噪声波仿形函数发生器1b的输入端(3)。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噪声动态记忆及噪声波仿形函数发生 器,是由时间与空间、容积与波速函数处理器器3a,噪声动态记忆数 学建模函数发生器动态连接器3b,时间与幅值函数、矢量处理器3c., 镜像谐波数学修正器3d构成,其特征在于噪声动态记忆及噪声波仿形 函数发生器,是一个建立在数学建模基础上的数字式噪声波仿形函数 发生器,由图2中数字电平放大器2c的输出端口(2)传来的噪声信号 进入到图3噪声动态记忆数学建模函数发生器动态连接器3b输入端口 (3).所进来的噪声波通过噪声动态记忆数学建模函数发生器动态连 接器与各相应的函数模型进行对波形进行数学运算、塑性后由噪声动 态记忆数学建模函数发生器动态连接器3b输出端口(4)传输到下一级 的噪声波动态镜像跟踪处理器。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噪声波动态镜像跟踪处理器是由噪声 波动态跟踪处理器4a,数字式校正器4b构成,其特征在于来自噪声动 态记忆数学建模及噪声波函数发生器1b输出端(4)输出的与噪声波大 小、方向相同的仿形噪声波信号,进入到噪声波动态跟踪处理器4a输 入端(5)经过数学模型进行动态跟踪,然后通过数字式校正器4b的输 入端(42)送入数字式校正器4b进行相位的倒相和幅度的校正处理, 处理后的波形便成为与噪声波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仿形干涉波,并在 噪声波动态跟踪处理器4a中实施波形记忆、预置性布防,同时该仿形 干涉波一方面通过抑制效果监测器1e的(9)端进入抑制效果监测器1e 经过抑制效果监测器1e的(10)端进行检测,一方面传输到下一级的阵 列式干涉波发射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润泽;林瑾;张风琴,未经鲁润泽;林瑾;张风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950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承载数据包转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排鼓壁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