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基站指纹特征匹配的定位方法、平台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08775.3 | 申请日: | 2015-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2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 发明(设计)人: | 梁宇杰;李宝荣;卢燕青;陈晨;朱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5/02 | 分类号: | G01S5/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孙宝海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基站 指纹 特征 匹配 定位 方法 平台 系统 | ||
1.一种基于基站指纹特征匹配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测量的基站的信号强度和时间特征参数,所述时间特征参数包括信号从基站到终端的到达时间或信号从基站到终端与所述信号从基准基站到终端的到达时间差;
将所述终端测量的基站的信号强度和时间特征参数与基站指纹特征库中的各采样点的基站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其中所述各采样点的基站指纹信息包括各采样点的可见基站的信号强度和时间特征参数;其中,以所述到达时间与基站指纹特征库中信号从相同基站到采样点的到达时间的距离计算函数为变量,或者以所述时间差与基站指纹特征库中信号从相同基站到采样点的到达时间差的距离计算函数为变量;将所述变量与基站的信号强度的特征权重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匹配值;
将与终端最匹配的采样点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终端的定位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各采样点的可见基站的信号强度和时间特征参数,并生成采样点的基站指纹信息,将所述采样点的基站指纹信息保存在所述基站指纹特征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各采样点的可见基站的信号强度和时间特征参数,并生成采样点的基站指纹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各采样点的可见基站的信号强度和时间特征参数,并对可见基站的信号强度进行归一化处理;
将归一化处理的可见基站信号强度、时间特征参数生成采样点的基站指纹信息,并关联采样点的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的信号强度的特征权重包括:所述基站指纹特征库中采样点的可见基站的信号强度的特征权重和/或定位时终端测量的基站的信号强度的特征权重。
5.一种定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测量的基站的信号强度和时间特征参数,所述时间特征参数包括信号从基站到终端的到达时间或信号从基站到终端与所述信号从基准基站到终端的到达时间差;
特征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测量的基站的信号强度和时间特征参数与基站指纹特征库中的各采样点的基站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其中所述各采样点的基站指纹信息包括各采样点的可见基站的信号强度和时间特征参数;其中,以所述到达时间与基站指纹特征库中信号从相同基站到采样点的到达时间的距离计算函数为变量,或者以所述时间差与基站指纹特征库中信号从相同基站到采样点的到达时间差的距离计算函数为变量;将所述变量与基站的信号强度的特征权重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匹配值;
定位单元,用于将与终端最匹配的采样点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终端的定位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采样点的可见基站的信号强度和时间特征参数;
基站指纹信息生成单元,用于根据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各采样点的可见基站的信号强度和时间特征参数,生成采样点的基站指纹信息;
基站指纹特征库,用于存储所述各采样点的基站指纹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采样点的可见基站的信号强度和时间特征参数,并对可见基站的信号强度进行归一化处理;
所述基站指纹信息生成单元用于将归一化处理的可见基站信号强度、时间特征参数生成采样点的基站指纹信息,并关联采样点的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的信号强度的特征权重包括:所述基站指纹特征库中采样点的可见基站的信号强度的特征权重和/或定位时终端测量的基站的信号强度的特征权重。
9.一种基于基站指纹特征匹配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和权利要求5-8任一所述的定位平台;
所述终端用于向所述定位平台发送定位请求,并将获取的基站的信号强度和时间特征参数发送至所述定位平台;还用于接收所述定位平台发送的定位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877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优质废水处理再利用装置
- 下一篇:萃取-水蒸汽精馏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