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电防雾霾智能面罩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01362.2 | 申请日: | 2015-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2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单福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福琪 |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B03C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防雾霾 智能 面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罩,具体涉及一种静电防雾霾智能面罩。
背景技术
目前,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给城镇居民日常生活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困扰。作为隔离污染的常用工具,市面上存在各式各样的口罩。现有防雾霾口罩包括传统的N95类口罩以及一些新出现的智能口罩。传统的N95类口罩全部采用滤过式净化技术,即空气通过纸质、棉质、化纤等滤片,以达到净化的效果。这类口罩在使用一定次数后需要丢弃,更换新的。为了改善呼气的舒适度,部分N95口罩还采用呼气阀结构。绝大部分智能口罩所利用的净化技术依然是滤过式,还有一两种产品采用负离子净化技术。除此之外,智能口罩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改进:1)为了改善传统口罩风阻大呼吸不畅的问题,很多智能口罩增加了送风的风扇;2)增加了空气质量传感器或风压传感器。
这两类口罩存在如下问题。对于传统N95类口罩而言,一个典型的问题是风阻高,即用户需要用力吸气以保证呼吸,这会引起很多人,尤其是老人和小孩的不适。此外,这类口罩的滤过部分是不能重复使用的,因此用户需要不定期更换滤片或者整个口罩。现有智能口罩存在类似的问题。对于没有使用主动送风的产品,仍然存在风阻高的缺点。主动送风类产品同样有缺点,即系统功耗大、同时产生噪音。所有采用滤过式净化的产品,都需要不定期更换滤片,而采用负离子净化技术的产品的净化效率偏低。带传感器类的产品的额外问题则是传感器体积大,整个产品较重。此外,对于现有智能口罩,为了保证较长的工作时间,需要容量较大的电池,这也增加了整个口罩的体积和重量。
静电除尘是冶金、化学等工业领域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表面放电而沉积,由此实现气体净化或尘粒回收。将静电除尘技术用于口罩以隔离空气中的污染物,是一个全新的思路,目前市面上不存在这样的产品。
中国专利CN203851848U提出了一种静电除尘防霾口罩,该口罩头带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一个高压静电过滤器,该高压静电过滤器包括密封壳体和直流电源。密封壳体内沿前后方向设置正极板和负极板,正极板和负极板直接构成“之”字形气流通路,密封壳体后端设有大颗粒物过滤芯。该专利所给出的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净化空气中的微尘。但是,该专利的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其净化结构净化效率较低,难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2)净化区域的结构设计复杂,笨重且不方便清洗。
为此,需要一种可有效去除空气中污染物且净化结构方便清洗的新型静电智能面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防雾霾智能面罩,包括头部固定模块和面罩本体。头部固定模块和面罩本体连接,并构造成将面罩本体固定至头部。面罩本体包括呼吸密封模块、净化模块、进气模块、出气模块和电源模块。净化模块包括位于呼吸密封模块外围的一个或多个净化单元,每一个净化单元包括预过滤装置、电离结构、静电集尘结构模块。预过滤装置的一端连接电离结构的一端,电离结构的另一端连接静电集尘模块的一端,静电集尘模块的另一端连接进气模块的一端,进气模块的另一端与呼吸密封模块内部连通,出气模块一端与呼吸密封模块内部连通,另一端沿远离眼睛的方向与空气连通。
在一个示例中,头部固定模块为头带或头盔。
在一个示例中,预过滤装置包括一层或多层网状或多孔结构。
在一个示例中,电离结构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
在一个示例中,静电集尘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空气导流结构、至少一个正极导体、至少一个负极导体以及至少两个介质层,其中所述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位于所述空气导流结构两侧,所述介质层位于所述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两侧。
在一个示例中,进气模块和出气模块为单向阀。
在一个示例中,该静电防雾霾智能面罩还包括智能模块。智能模块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静电防雾霾智能面罩的净化单元,包括预过滤装置、电离结构、静电集尘模块,所述电离结构一端连接所述预过滤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静电集尘模块。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静电集尘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空气导流结构、至少一个正极导体、至少一个负极导体以及至少两个介质层,其中所述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位于所述空气导流结构两侧,所述介质层位于所述正极导体和负极导体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福琪,未经单福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13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透光率面内切换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开槽印制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