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或光缆用复合钢带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72321.5 | 申请日: | 2014-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5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 发明(设计)人: | 侯少斌;林周辉;万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湘江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22 | 分类号: | H01B7/22;G02B6/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 地址: | 410119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光缆 复合 | ||
本申请是名称为:一种改进结构的钢带及使用该钢带的电缆、申请日为:2014年06月26日、申请号为:201410292203.2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缆材料及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或光缆用复合钢带。
背景技术
钢带作为线缆中的铠装元件,常常是纵向包覆在缆芯之外的,当然,所述缆芯可以为内护套等;如图1及图2中所示,钢带通常由基带2、覆盖在基带上表面的第一覆膜层1、覆盖在基带下表面的第二覆膜层3组成,钢带的基带的横截面为矩形,第一、第二覆膜层也为矩形;在生产线缆时,将钢带纵向包覆在缆芯上,钢带的右侧4压接或粘接在钢带的左侧5上形成搭接,搭接的宽度必需满足行业标准的要求,在钢带外挤塑包覆护套6;对搭接的宽度进行限定,主要是为了使线缆生产的方便、线缆在扭转或弯曲时不产生护套的开裂。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钢带的厚度基本相同,故在线缆中钢带的搭接处会明显变厚,线缆对于护套的最小厚度往往具有要求,这样,为了满足护套厚度的最小值要求,通常会使线缆的直径增加约0.5mm左右,0.5mm左右的护套对于不同直径的线缆意味着不同的护套材料用量,比如直径为10mm的线缆采用HDPE加工护套及使用LSZH加工护套,则分别需增加约90元/皮长公里及220元/皮长公里;又如直径为20mm的线缆采用HDPE加工护套及使用LSZH加工护套,则分别需增加约175元/皮长公里及430元/皮长公里;又如直径为30mm的线缆采用HDPE加工护套及使用LSZH加工护套,则分别需增加约260元/皮长公里及640元/皮长公里;又如直径为40mm的线缆采用HDPE加工护套及使用LSZH加工护套,则分别需增加约350元/皮长公里及850元/皮长公里;再如直径为80mm的线缆采用HDPE加工护套及使用LSZH加工护套,则分别需增加约700元/皮长公里及1700元/皮长公里。我国提倡低碳环保、资源节约,然而,正如上述描述,在线缆行业中,造成了护套材料的极大浪费,而且,线缆外径做粗以后,需要占用的管道或空间资源更多、运输费用更多等等,很不经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揭示一种电缆或光缆用复合钢带,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揭示采用该种钢带的电缆,它们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实施实例1中,一种电缆或光缆用复合钢带,它是由基带2、覆盖在基带上表面的第一覆膜层1、覆盖在基带下表面的第二覆膜层3组成的,第一覆膜层的横截面为矩形,第二覆膜层的横截面为矩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基带的右侧面21为平面,基带的左侧面22也为平面,第一覆膜层未全部覆盖住基带的上表面,第二覆膜层未全部覆盖住基带的下表面。
本发明的实施实例2中,一种电缆或光缆用复合钢带,它是由基带2、覆盖在基带上表面的第一覆膜层1、覆盖在基带下表面的第二覆膜层3组成的,第一覆膜层的横截面为矩形,第二覆膜层的横截面为矩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的横截面为双侧缺角的平行四边形,基带的右侧由倾斜的右侧面21及与右侧面相连的第一垂直面构成,右侧面为平面;基带的左侧由倾斜的左侧面22及与左侧面相连的第二垂直面构成,左侧面也为平面;第一覆膜层未全部覆盖住基带的上表面,第二覆膜层未全部覆盖住基带的下表面。
本发明的实施实例3中,一种电缆或光缆用复合钢带,它是由基带2、覆盖在基带上表面的第一覆膜层1、覆盖在基带下表面的第二覆膜层3组成的,第一覆膜层的横截面为矩形,第二覆膜层的横截面为矩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的横截面为双侧缺角的平行四边形,基带的右侧由倾斜的右侧面21及与右侧面相连的第一垂直面构成,右侧面为平面;基带的左侧由倾斜的左侧面22及与左侧面相连的第二垂直面构成,左侧面也为平面;第一覆膜层全部覆盖住基带的上表面,第二覆膜层全部覆盖住基带的下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湘江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湘江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23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机安全防护栏
- 下一篇:抽油井悬绳快速取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