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晶硅忆阻效应的硅基波导光开关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47861.8 | 申请日: | 2015-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2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郭安然;宋钦剑;郭国辉;李东阳;蒋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G02B6/12;G02B6/122 |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非晶硅忆阻 效应 基波 开关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基于非晶硅忆阻效应的硅基波导光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硅基波导(1)、非晶硅层(2)、银电极(3)和金属电极(4);所述硅基波导(1)为中部具有脊形凸起结构的平板硅基波导,所述的脊形凸起结构,是指沿器件纵向方向,凸起结构从器件一端到另一端贯穿整个器件,所述纵向方向为同时垂直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第三维度方向,所述非晶硅层(2)位于硅基波导(1)中部脊形凸起结构的上表面;所述银电极(3)位于非晶硅层(2)的上表面;所述金属电极(4)位于硅基波导(1)中部脊形凸起结构一侧的硅基波导平面部分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非晶硅忆阻效应的硅基波导光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硅层(2)为氮掺杂非晶硅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非晶硅忆阻效应的硅基波导光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硅层(2)的厚度为50~200nm,折射率为1.8~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非晶硅忆阻效应的硅基波导光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电极(3)的厚度为50~100n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非晶硅忆阻效应的硅基波导光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采用的金属为能与硅形成欧姆接触的金属。
6.一种基于非晶硅忆阻效应的硅基波导光开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备中部具有脊形凸起结构的硅基波导(1),所述的脊形凸起结构,是指沿器件纵向方向,凸起结构从器件一端到另一端贯穿整个器件,所述纵向方向为同时垂直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第三维度方向;
第二步:采用光刻和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硅基波导(1)中部的脊形凸起结构上表面形成非晶硅层(2);所述非晶硅层(2)位于硅基波导(1)中部脊形凸起结构的上表面;
第三步:采用光刻和溅射方法,在非晶硅层(2)上表面形成银电极(3);所述银电极(3)位于非晶硅层(2)的上表面;
第四步:采用光刻和溅射方法,在硅基波导(1)中部脊形凸起结构一侧的硅基波导平面部分上表面形成金属电极(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非晶硅忆阻效应的硅基波导光开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波导(1)的高度为600nm,硅基波导(1)中部脊形凸起结构的高度为400nm,硅基波导(1)中部脊形凸起结构的宽度为600nm;硅基波导(1)的长度及硅基波导(1)中部脊形凸起结构的长度均为18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非晶硅忆阻效应的硅基波导光开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硅层(2)的厚度为200nm、折射率为2.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非晶硅忆阻效应的硅基波导光开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电极(3)的厚度为100n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非晶硅忆阻效应的硅基波导光开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4)为铝电极,所述铝电极的厚度为5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786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推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用一体式鼻塞过滤出气口两边的口罩眼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