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急无线专网通信系统及其应急通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26206.4 | 申请日: | 2015-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6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 发明(设计)人: | 高山;杨光;俞俊霞;乔歆慧;张瑛;徐擎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7/24 | 分类号: | H04B7/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妍;周荣芳 |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急 无线 网通 系统 及其 通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急无线专网通信系统及其应急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通信系统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骨干网和接入网两种通信层级,通信方式也形成了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和载波通信几种通信方式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通信系统。同时电力通信系统在核心区域的重点系统建设中,为了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量采用光纤通信专网为主要通信方式,光纤通信系统具有速度高、可靠性好等性能优势。
但是现在的光纤通道存在以下缺点:
1、铺设难度较大;
2、易遭外力破坏;
3、遭外力破坏后,不易恢复;
4、对电力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较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急无线专网通信系统及其应急通信方法,在光纤通道遭外力破坏或者不易铺设的情况下,采用无线通信专网作为通信通道的无缝衔接或者通道延伸,成为光纤通信系统的应急补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应急无线专网通信系统,包含中心控制通信设备和终端通信设备,该中心控制通信设备与终端通信设备都接入无线专用网络,通过发送无线信号实现数据的传输。
所述的中心控制通信设备具有网络接口,通过网络接口与光纤通信系统中配电终端的光交换机连接;所述的终端通信设备具有网络接口,通过网络接口与光纤通信系统中配电终端的光交换机连接。
所述的无线专用网络具有以下特点:
通信速率可以达到10Mbps以上;
具备传输“三遥”业务通道的安全等级要求;
具备对等通信模式,采用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相结合的实时全双工通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急通信方法,在光纤通信系统发生故障时,利用应急无线专网通信系统恢复电力通信系统,该应急通信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将中心控制通信设备设置在光缆故障点的联网侧,将终端通信设备设置在光缆故障点的断网侧,所述的联网侧是指该侧的配电终端的数据上传通道并未受到故障点的影响,断网侧是指该侧的配电终端的数据上传因为故障点而中断;
铺设应急无线专用网络,并将中心控制通信设备和终端通信设备接入应急无线专用网络;
终端通信设备通过光交换机接收断网侧配电终端的数据,将数据通过无线信号发送给中心控制通信设备;
中心控制通信设备将接收到的断网侧的数据通过光交换机发送给联网侧的配电终端,最终经过光纤通道将数据上传到配电管理系统。
将中心控制通信设备通过网络接口连接故障点联网侧的配电终端的光交换机,将终端通信设备通过网络接口连接故障点断网侧的配电终端的光交换机。
所述的无线专用网络具有以下特点:
通信速率可以达到10Mbps以上;
具备传输“三遥”业务通道的安全等级要求;
具备对等通信模式,采用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相结合的实时全双工通道。
本发明在光纤通道遭外力破坏或者不易铺设的情况下,采用无线通信专网作为通信通道的无缝衔接或者通道延伸,成为光纤通信系统的应急补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应急无线专网通信系统的电路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应急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应急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3,具体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应急无线专网通信系统,包含中心控制通信设备101和终端通信设备102,该中心控制通信设备101与终端通信设备102都接入无线专用网络,通过发送无线信号实现数据的传输。
所述的中心控制通信设备101具有网络接口,通过网络接口与电力通信系统中配电终端的光交换机连接;所述的终端通信设备102具有网络接口,通过网络接口与电力通信系统中配电终端的光交换机连接。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急通信方法,在光纤通信系统发生故障时,利用应急无线专网通信系统恢复电力通信系统,该应急通信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1、确认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缆的故障点;
步骤S2、将中心控制通信设备设置在光缆故障点的联网侧,将终端通信设备设置在光缆故障点的断网侧;
所述的联网侧是指该侧的配电终端的数据上传通道并未受到故障点的影响,断网侧是指该侧的配电终端的数据上传因为故障点而中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62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