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四分头间隙机构处理废旧铅酸电池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17781.8 | 申请日: | 2015-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4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堂;杨正群;吴玉锋;柯昌美;李彬;费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远锐资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贵州岑祥资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琳萍 |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头 间隙 机构 处理 废旧 电池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四分头间隙机构处理废旧铅酸电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
间隙周向旋转的四分头平台;周向间隔90°并对称固定在四分头平台上并以四分头平台的中心为旋转中心的四个四分头振动臂;按照逆时针方向,在第一个四分头振动臂所在位置附近设置的上盖夹取机构,上盖夹取机构下方设置上盖传送带,在第二和第三个四分头振动臂所在位置以及两者之间的下方设置漏斗,漏斗的固定出口对准下方的极群传送带;在最后一个四分头振动臂所在的下方设置槽体传送带;
所述四个四分头振动臂结构相同,且设置为:当上盖夹取机构夹取切割后的上盖后,剩余的电池槽被传送至第一个四分头振动臂处被夹紧,之后,四分头平台逆时针旋转90°,最后四分头振动臂运动到第一个四分头振动臂的位置,准备夹紧下一个被切掉上盖的电池槽;
之后,四分头平台继续逆时针旋转90°,四分头平台旋转过程中,电池槽被该第一个四分头振动臂翻转而槽口慢慢朝下,电池槽内的部分极群组和稀硫酸液流入下方的漏斗中;待电池槽翻转180°倒置后,电池槽被该第一个四分头振动臂反复上下振动而将极群组以及稀硫酸液振落到漏斗中;漏斗将极群组汇集到极群传送带上,稀硫酸液进行液体收集;
之后,四分头平台再次逆时针旋转90°,此时,该第一个四分头振动臂逆时针运动到最后一个四分头振动臂的位置,也是位于槽体传送带的正上方,第一个四分头振动臂将电池槽松开,仅仅剩下槽体的电池槽落到槽体传送带被传送到指定位置进行处理;
最后,第一个四分头振动臂翻转180°回到极群组完全脱离之前的状态,之后该第一个四分头振动臂从最后一个四分头振动臂的位置,逆时针旋转90°回到初始出发位置,准备接收并夹紧下一个电池槽;如此循环完成电池各部分的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四分头间隙机构处理废旧铅酸电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四分头平台为一个以旋转中心中心对称的旋转盘,该旋转盘的周向边缘均匀间隔90°连接四个四分头振动臂,旋转盘下方设有槽轮间隙机构使得四分头平台周向间隙旋转;槽轮间隙机构的槽轮与四分头平台的旋转盘固定相连,缺口圆盘的中心柱形面与槽轮的周向柱面相接触,缺口圆盘的柱形面水平截面为弯月形,槽轮的柱面水平截面为弧形,且该缺口圆盘的中心柱形面与槽轮的周向柱面设置为缺口圆盘每顺时针转动一圈可使槽轮逆时针转动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四分头间隙机构处理废旧铅酸电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四分头振动臂主要由电池槽翻转机构、电池槽夹紧机构、振动机构和电池槽伸缩机构组成;四分头振动臂上设置通孔,电池槽翻转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通孔中并能在通孔内旋转,电池槽翻转机构的旋转中心线延长线通过四分头平台中心,电池槽翻转机构为一水平放置且无盖的矩形箱体,箱体有盖板面的四个角处开有4个通孔,且在矩形箱体的两侧安装有摆动气缸,通过摆动气缸的控制,电池槽翻转机构可绕旋转中心线旋转180°;电池槽夹紧机构包括位于两侧的夹紧气缸,各夹紧气缸通过与气缸推杆平行的导向杆进行导向,导向杆朝向振动机构中心的内侧安装有压板,夹紧气缸安装在一支撑短板上,短板下面通过固定圆柱连接在活动板上;振动机构主要由一振动气缸和一面板组成,固定面板安装在矩形箱体无盖一侧的中央形成背板,活动板设置在该矩形箱体内且平行于箱体有盖板面,振动气缸固定安装在面板的中央,且振动气缸的导杆穿过此面板与活动板固定相连,固定圆柱穿过矩形箱体有盖板面的4个通孔与活动板固定连接;振动气缸的竖直方向伸缩运动可使活动板在矩形箱体内反复移动从而带动有盖板面外的电池槽夹紧机构以及夹紧的电池槽反复振动;电池槽夹紧机构两侧压板的中央安装有一中心线通过四分头平台中心并与电池槽夹紧机构相对接的电池槽伸缩机构,电池槽伸缩机构由一方形气缸驱动一移动板组成,移动板水平设置在电池槽夹紧机构两侧压板之间,移动板来回移动可将电池槽接送至电池槽夹紧机构的中央以便夹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远锐资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贵州岑祥资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工业大学,未经襄阳远锐资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贵州岑祥资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77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