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距离自适应的红外与可见光视频融合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09571.4 | 申请日: | 2015-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4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 发明(设计)人: | 贺行政;任贵文;李湖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5/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融合 视频处理模块 红外热成像 可见光视频 自适应 可见光图像 单应矩阵 距离参数 棋盘格 标定 映射 角点 虚拟 摄像机视角 激光测距 融合算法 温度警示 自适应性 参考点 初始化 叠加 剔除 返回 | ||
对距离自适应的红外与可见光视频融合方法,包括步骤:S1,视频处理模块初始化虚拟标定棋盘格的参数;S2,视频处理模块接收激光测距模块实时返回的距离参数、可见光图像和红外热成像图像,利用距离参数映射虚拟标定棋盘格,将其角点映射到待融合两张图像上,以角点为参考点,计算单应矩阵;S3,视频处理模块剔除红外热成像图像上温度低于温度阈值的部分,得到图像一;利用单应矩阵将可见光图像变换为红外热成像摄像机视角的图像,得到图像二,最后将图像一和图像二叠加作为融合后的图像。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距离的具有自适应性、提高融合算法精度、增加融合后图像的温度警示效果的对距离自适应的红外与可见光视频融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距离自适应的红外与可见光视频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其非接触性测温的优点,红外热成像技术已经逐步被应用到医疗、军事、安防、安全生产等领域,然而,由于红外热成像的特点,其呈现的画面的细节没有可见光清晰,因此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数据信息,开始尝试将红外热成像与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将两者所包含的信息融合在一起,以实现对监控环境全方位的监控。然而,目前的融合算法都需要提前知道摄像机和成像目标之间的距离参数,将距离参数加入到融合算法中,计算融合结果,如果距离测量不准确,会导致融合后的两幅图像错位,影响融合效果,因此,融合算法的使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距离的具有自适应性、提高融合算法精度、增加融合后图像的温度警示效果的对距离自适应的红外与可见光视频融合方法。
本发明对距离自适应的红外与可见光视频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执行红外与可见光视频融合之前,对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和可见光摄像机做标定,获取两个摄像机的内部参数和外部参数;在完成标定后,利用对距离自适应的红外与可见光视频融合系统进行红外与可见光视频融合,对距离自适应的红外与可见光视频融合系统包括激光测距模块、可见光摄像机、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和视频处理模块;
所述激光测距模块通过串口自动实时发送距离参数给视频处理模块;
所述可见光摄像机输出可见光图像给所述视频处理模块;
所述红外热成像摄像机输出红外热成像图像给所述视频处理模块;
所述视频处理模块接收激光测距模块实时返回的距离参数、可见光图像和红外热成像图像,所述视频处理模块利用所述距离参数映射虚拟标定棋盘格,将虚拟标定棋盘格的角点映射到待融合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热成像图像上,以角点为参考点,计算单应矩阵;所述视频处理模块剔除所述红外热成像图像上温度低于预先设置的温度阈值的部分,得到图像一;利用所述单应矩阵将所述可见光图像变换为红外热成像摄像机视角的图像,得到图像二,最后将图像一和图像二叠加作为融合后的图像;
红外与可见光视频融合包括以下步骤:
S1,视频处理模块初始化虚拟标定棋盘格的参数,包括虚拟标定棋盘格的格数和大小;
S2,所述视频处理模块接收激光测距模块实时返回的距离参数、可见光图像和红外热成像图像,所述视频处理模块利用所述距离参数映射虚拟标定棋盘格,将虚拟标定棋盘格的角点映射到待融合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热成像图像上,以角点为参考点,计算单应矩阵;
S3,所述视频处理模块剔除所述红外热成像图像上温度低于预先设置的温度阈值的部分,得到图像一;利用所述单应矩阵将所述可见光图像变换为红外热成像摄像机视角的图像,得到图像二,最后将图像一和图像二叠加作为融合后的图像。
优选地,对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和可见光摄像机做标定时采用张正友摄像机标定法。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S4,所述视频处理模块将融合后的图像通过jpeg压缩算法压缩成jpeg格式的图像,最后将压缩后的融合图像通过网络接口模块发送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95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感线圈引脚自动剪裁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冲压装置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