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织工程化软骨移植的微创手术器械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90333.3 | 申请日: | 2015-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2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民;彭亮权;王大平;陆伟;崔家鸣;陈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30 | 分类号: | A61B17/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林虹 |
| 地址: | 51803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 工程 软骨 移植 手术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骨移植的微创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关节软骨缺损是一类常见疾病,常由运动损伤造成,好发于运动量较大的青年。我国关节软骨损伤率高达10~17%。缺损软骨长期磨损会导致退行性的骨关节病变,最终可发展为全骨关节炎。在我国,骨关节炎的患者约有1亿人,且呈不断增加趋势,有相当大比例的人需要做膝关节置换术。
微创外科是临床医学界跨世纪的高新外科科技成就之一。微创外科器械的代表为内窥镜。如利用一个钥匙孔大小的孔道或微小切口,即可进行腹腔内脏器病变切除、畸形纠正、修复或重建等各种外科手术,最终达到治疗目的。微创手术不同于上世纪的外科手术之处在于,前者能减少手术创口面积,避免体内组织的大幅度暴露而引起的感染,以及能使病人更快痊愈,缩短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微创手术器械可将传统外科手术造成的体内创伤降低至最小程度。因此,研究认为,微创外科手术是一个“跨世纪的里程碑”。如关节镜外科学即是微创手术理念在骨科领域的重大进展,是关节外科的发展方向。国外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逐渐将其应用于临床,我国在八十年代引进了这项技术。近年随着医学知识的发展和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关节镜手术以其显著的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病人所接受,为广大关节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经过几十年迅猛发展,现在已经应用于骨科的大部分领域,尤其在膝关节镜外科技术方面,各种新方法更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
随着以“大创伤”为特征的开放手术向以“微小创伤”为特征的微创手术方向发展,探索面向自然腔道的新一代微创手术器械已成必然趋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生命医学发展的需求,探索先进手术器械创新设计与仿生制造的科学原理是机械工程学科重要任务之一。当前,由于微创手术器械设计理念没有根本性变革,导致许多复杂精细手术无法完成。长期以来,我国在此方向基础研究不足,制约了微创手术器械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器械创成与制造的科学基础涉及机械科学、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微创手术器械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将为临床医学提供新治疗原理与工具,相关研究将催生医疗技术的新变革。
在组织工程化软骨移植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关节镜下专用的手术器械,需要开放手术,暴露出软骨损伤部位后才能将骨膜或者生物膜进行关节内缝合,缝合后再进行细胞回植操作,产生的切口较大影响美观,而且缺乏关节镜下的放大监视作用,仅靠术者本身所具有的手术经验,所以需要镜下软骨移植专用设备,从而使关节镜下软骨细胞移植手术成为可能。
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关节镜下对胶原膜的夹取工作,由于目前,关节镜手术器械没有专用于软骨移植的器械种类,而且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所使用的生物胶原膜,非常脆弱,非常容易破损。而现有关节镜器械镜下夹取均是使用髓核钳,但是髓核钳无法进行精细温柔的操作,并且也不利于胶原膜等软性材料的缝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织工程化软骨移植的微创手术器械,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关节镜下胶原膜的缝合时的夹取固定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组织工程化软骨移植的微创手术器械,包括胶原膜夹持器,所述胶原膜夹持器包括镊子,镊子设有镊子头、镊子杆,两个镊子头为弧形的弯头,设置在上端的镊子头上设有沿该镊子头的表面均匀分布的通孔,通孔贯穿该镊子头上、下两端端面,相邻两个通孔之间设有第一隔挡部;设置在下端的镊子头的外径的周壁上设有沿该镊子头的外径的周壁间隔设置有与通孔位置相对应的凹槽,相邻两个凹槽之间设有第二隔挡部,凹槽与第二隔挡部之间构成矩形齿牙状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镊子头的弧形开口设置在镊子的右侧。
本发明所述的镊子头的宽度为3mm,镊子头的外径为23mm,内径为20mm。
本发明所述的通孔的宽度为1mm。
本发明所述的凹槽的深度为1.5mm。
本发明所述的镊子杆的长度为120-180mm。
本发明所述的胶原膜夹持器采用医用304不锈钢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903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