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半自动压缩机转子叶片槽加工装夹工装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85283.X | 申请日: | 2015-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4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 发明(设计)人: | 侯得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余锦曦 |
| 地址: | 400051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半自动 压缩机 转子 叶片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工装夹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半自动压缩机转子 叶片槽加工装夹工装。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 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 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 而实现压缩→冷凝(放热)→膨胀→蒸发(吸热)的制冷循环,而压缩机机芯转 子更是整个压缩机工作的核心部件,传统加工转子的叶片槽时一般采用手动夹 紧方式,人工夹紧不仅费时费力更重要的是夹紧可靠度受操作人员业务能力影 响严重,而一旦转子加工前夹紧可靠度不够不仅影响产品的合格率更有可能危 及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需手动夹紧且可实现转子加工装 夹半自动化控制的新型半自动压缩机转子叶片槽加工装夹工装。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半自动压缩机转子叶片槽加工装夹工装,包括装夹装置,其关键 在于:所述装夹装置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装夹块,两个所述装夹 块正对设置,两个该装夹块相对的侧面上均固定有装夹滑板安装座,所述装夹 滑板安装座上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滑槽和第二导向滑槽,所述第一导向滑槽和所 述第二导向滑槽内分别设置有装夹滑板,所述第一导向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滑 槽均为上端向外倾斜的斜槽;所述装夹滑板下端分别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 下端分别与传动横杆两端铰接,所述底座上设有气缸或油缸,所述气缸或油缸 的活塞杆的伸缩端与所述传动横杆固定连接。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 活塞杆的伸缩运动从而带动装夹滑板在导向滑槽中上下运动,由于导向滑槽为 斜槽从而使装夹滑板在上下运动中相互远离或靠近从而放松或夹紧转子。
作为优选:上述第一导向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滑槽的倾斜角度一致,采用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侧的装夹滑板向上或向下运动时能同时对转子施加相向 的夹持力从而使夹紧更稳固可靠。
上述装夹块平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装夹块垂直于所述底座,采用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加工,外形美观。
上述装夹滑板安装座分别设置在所述装夹块的顶端,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 果是有利于铣床对转子的加工。
上述传动横杆的轴心线与所述传活塞杆的轴心线重叠,采用本方案的有益 效果是活塞杆在上下运动时传递给两个装夹滑板的力大小一致,传动效果更好 同时整个夹持装置的稳定性也更好。
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活塞杆的伸缩运动带动装夹滑板 在导向滑槽中上下运动,由于两个导向滑槽为斜槽从而使装夹滑板在上下运动 时相互远离或靠近从而放松或夹紧转子,实现了转子夹紧的半自动控制,避免 了人工操作的不确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半自动压缩机转子叶片槽加工装夹工装,包 括装夹装置,所述装夹装置包括底座1,在所述底座1上平行设置有两个装夹块 2,两个所述装夹块2正对设置且垂直于所述底座1,该两个装夹块2相对的侧 面顶端均固定安装有装夹滑板安装座3,所述装夹滑板安装座3上分别设有第一 导向滑槽41和第二导向滑槽42,所述第一导向滑槽41和所述第二导向滑槽42 内分别设置有装夹滑板5,所述第一导向滑槽41和所述第二导向滑槽42均为上 端向外倾斜的斜槽且二者的倾斜角度一致,所述装夹滑板5下端分别设有连接 柱6,所述连接柱6下端分别与传动横杆7两端铰接,所述底座1上设有气缸或 油缸8,所述气缸或油缸8的活塞杆81的伸缩端与所述传动横杆7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横杆7的轴心线与所述传活塞杆81的轴心线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52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