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检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53036.1 | 申请日: | 2015-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3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赵二宁;李大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检测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检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且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传递和交换,并最终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管理。但是,目前各行业中所使用的物联网系统,大多没有直观的实物,故未广泛应用于企业中,不能真正发挥物联网的效用和价值;相应地,国内的物联网检测控制系统无法对客户情况进行自动检测控制和报警,还都停留在视频监控的简单模式;而国外的产品由于环境、成本问题又不适合我国企业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检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目前物联网的检测不及时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物联网检测控制系统包括客户端检测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中央处理器、服务器模块、物联网监控终端和电源模块,所述物联网监控终端包括数据采集器、数据处理器、数据对比器、数据存储器、报警模块、显示模块,所述客户端检测模块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服务器模块、物联网监控终端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无线网络与GPRS数据终端连接,所述GPRS数据终端通过所述无线网络与中央处理器和客户端检测模块连接;
所述的客户端检测模块包括检测信号发射装置、检测信号接收装置,所述检测信号发射装置对检测区域发射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接收装置接收经过检测区域的信号;
所述的检测信号发射装置为光源发射器,检测信号接收装置为光电探测器;
所述的客户端检测模块还包括摄像头;
所述的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信号转换器和信号放大器;
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连接装置、蓄电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
所述的电源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外部电源的电源输入电路和至少一个连接负载的负载输出电路;
所述的蓄电装置包括连接蓄电池的蓄电池充放电电路;
所述的报警模块,该报警模块包括收发模块、微处理器、RS232接口电路、LED灯、音箱,所述收发模块发送报警信息,所述微处理器用于进行数据对比处理,所述RS232接口电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收发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RS232接口电路和LED灯电连接,所述RS232接口电路与所述音箱电连接;
所述的LED灯包括电路板、插件式LED,所述插件式LED的引脚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接;
所述的显示模块包含显示面板、单元层、粘接层,所述单元层设置在所述显示板的外侧,所述粘接层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单元层之间,其中,所述粘接层的粘接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粘接面的第一边缘和所述粘接层的粘接于所述单元的粘接面的第二边缘沿粘接面方向相互移位。
进一步,所述的物联网检测控制系统,还包括应急检测器,所述应急检测器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信号转换器内设置有语音识别模块,该语音识别模块包括:
端点检测单元,用于计算进行格式转换及编码后的待识别语音信号的语音起点及语音终点,去除所述待识别语音信号中的静音信号,获得所述待识别语音信号中语音的时域范围;以及用于对所述待识别语音信号中的语音频谱进行傅里叶变换FFT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计算所述待识别语音信号中的元音信号、浊音信号及轻辅音信号;以及用于利用所述语音特征参数,采用频率倒谱系数MFCC建立与文本无关的高斯混合模型为语音的声学模型的语音建模单元;以及模糊式匹配单元,该模式匹配单元利用高斯混合模型,使用最大后验概率算法MAP将所提取的所述语音特征参数与至少一个所述语音模型进行匹配,计算所述待识别语音信号与每一个所述语音模型的似然度。
进一步,所述的服务器模块还包括物联网数字化应用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的数字化应用模块包括感知层和网络层;
所述的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络构成,用于收集城市的地理信息、交通信息、人文信息、政企分布和资源分布;
所述的网络层包括城市数字宽带网络建设、国家骨干网络建设、政府各部门间的互联网建设、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网络建设、企业及家庭的网络接入,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数据库、网络应用平台和网络监督管理;
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感知层和网络层的数据处理后上传至云端进行数据共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30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