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40189.2 | 申请日: | 2015-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0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叶胜;兰春光;蓝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1/074 | 分类号: | F16K11/074;F16K27/00;F16K51/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游学明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流体处理装置,包括机架(16),固定在机架上的下阀体(5),装置中心设置有空心主轴(1),主轴上安装有回转分配器(7,8),主轴上端安装有上阀体(2),上下阀体之间设置有1对环形密封板(3,4),环形密封板以中心轴线为中心,沿环形位置均匀分布有内外两圈通孔,这些通孔与上下阀体分别对应,装置机架周围布置有化学反应容器(17),化学反应容器、阀体密封板及回转分配器之间通过管路(12,11,15,10,9)连接,装置还设置有驱动机构(13),用于驱动上阀体、主轴及回转分配器上端做分度旋转,从而实现将工艺进出料口的流体,按要求分别分配到不同的化学容器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流体进行化学或者物理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该类似功能装置通常在现有技术中已公知(例如,可以参见CN201080023936.6),其公开做法是将流体处理柱2(化学反应容器)置于一围绕中心阀芯旋转的转台上,通过驱动转台或阀芯转动来实现工艺管路的切换连接,根据具体应用的场合不同,该流体处理柱子2的总重量通常在一百多吨到三百多吨的范围,这导致需要一套足够强大的支撑及驱动系统来带动这些容器同步运行,另一个工艺要求是驱动过程要求尽量快速和精确,为满足支撑及精度要求,通常需要装置配套有高精度转台和控制检测系统以及高强度的基础支撑,实现这些功能需要用户支付高昂的成本费用,由于巨大转动惯量的存在,实现快速转动通常是非常困难的,如前面所述,要支撑这样重的负载,装置需要配备数量众多的支撑轮组及轴承,这些轮组及轴承在今后的使用维护过程中也会给用户带来额外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流体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流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体(1),中心轴体(1)外分别套接上下叠加的上阀体(2)和下阀体(5),其中下阀体(5)固定在一机架(16)上,中心轴体(1)可相对于下阀体(5)旋转,且上阀体(2)和下阀体(5)两者之间也可相对旋转;上阀体(2)和下阀体(5)之间设有互相配合的管路(11/14);
中心轴体(1)的下端安装有回转分配器,它包括上回转分配器(7)和下回转分配器(8),其中,下回转分配器(8)固定在机架(16)上,上回转分配器(7)和中心轴体(1)构成同步旋转关系,上回转分配器(7)可相对于下回转分配器(8)旋转;
回转分配器内设有管路(9/10),其通过连接管(15)和上阀体(2)的管路(14)连通配合,化学反应容器(17)设于地面或机架(16)上,其通过连接管(12)和下阀体(5)连通配合。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上阀体(2)和中心轴体(1)旋转的驱动机构(13)。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阀体(2)沿环形位置均匀分布有内外两圈管路(14),下阀体(5)沿环形位置均匀分布有内外两圈管路(11)。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阀体(2)的下表面和下阀体(5)的上表面之间设上环形密封板(3)和下环形密封板(4)。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环形密封板(3)和下环形密封板(4)沿环形位置分别均匀分布有内外两圈通孔,上阀体(2)的管路(14)和下阀体的管路(11)通过上下环形密封板的通孔连通。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回转分配器(7)和下回转分配器(8)分别设有多组相对切换配合的管路(9)和(10),所述回转分配器上下两个部分能够在任意相对旋转角度保持对应管路的连通。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通过回转分配器同密封阀体的组合设计,摒弃了转台的使用,使得化学反应容器只需要简单的固定在地面上或机架上即可,承载化学容器的转台及配套装置不再需要,由转台带来的以上弊端(例如需要驱动上百吨的化学反应容器运动)得以消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01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簧感应式单向阀
- 下一篇:气体连接装置及其气体导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