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通讯设备的臂式车载智能支架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23826.5 | 申请日: | 2015-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3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朱庆平;徐永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桑德电子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H04M1/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009 江苏省扬州市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讯设备 车载 智能 支架 | ||
1.移动通讯设备的臂式车载智能支架,特别是一种安装在汽车的A柱或前挡风玻璃的上部,可以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相对移动、旋转、停留,方便驾驶者对手机进行调节,还可以放回正常的工作位置的移动通讯设备的臂式车载智能支架,由智能控制模块1、连杆收放机构2、安装座3、支架总成4.、自粘式行驶记录仪5、手机弹簧固定卡6、手机固定座7、单臂安装座8、长调节臂9、短调节臂10组成,具有不影响视线、不影响驾驶者操作、能避开阳光的照射影响,方便手机的安放、取下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讯设备的臂式车载智能支架,其特征是:智能控制模块1安装在手机固定座7的一侧,也可以安装在中控台、扶手箱或手套箱内,手机可以通过USB接口或是WIFI、蓝牙、NFC等方式与智能控制模块1进行通讯,并通过智能控制模块1与车载多媒体主机进行互联,将移动通讯设备和车载多媒体系统互联为一个系统,且又相互独立,又有各自的功能,又相互兼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讯设备的臂式车载智能支架,其特征是:在手机固定座7的下部,设计了一个底槽,其长度和宽度正好可以横放一部大屏幕的智能手机,在手机固定座7的上部,有手机弹簧固定卡6,其功能是将手机卡在手机固定座7上,手机固定座7的背板开有两个方型散热口,也可以用于移动通讯设备拍照和摄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讯设备的臂式车载智能支架,其特征是:手机固定座7的背面与连杆收放机构2相连接,连杆收放机构2由两组连杆组成,推拉连杆收放机构2,可以将手机固定座7进行上下、前后的移动,在手机固定座7和连杆收放机构2之间,设计有旋转机构,可以使手机固定座7与连杆收放机构2之间进行角度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讯设备的臂式车载智能支架,其特征是:连杆收放机构2的另一端,有旋转机构,与支架总成4相连接,支架总成4由两根滑臂和一根滑轨组成,拉动滑臂,滑臂下端的滑块就会在滑轨内进行滑动,使支架在滑轨的行程内,将直线运动转换为垂直方向伸缩运动,从而调节手机安放座7的空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讯设备的臂式车载智能支架,其特征是:在滑轨的两端,有两个安放座3,安放座3的底面,有能够与前挡风玻璃牢固粘接专用胶,将支架总成4牢牢地粘接在前挡风玻璃上,驾驶者通过推拉、旋转手机固定座7,可以在驾驶者的正面上下、前后、旋转,调节手机固定座7的空间位置,可以将手机固定座7推至前挡风玻璃在遮阳板的下方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讯设备的臂式车载智能支架,其特征是:在安放座3靠近车内后视镜的一侧,有自粘式行驶记录仪5,自粘式行驶记录仪5的摄像头安装在镜体内部的镜筒内,并低于外壳的自粘平面,在自粘式行驶记录仪5的背面,有镜头角度手动调节圈,在调节圈的中间有显示屏,对摄像头头的摄像进行实时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讯设备的臂式车载智能支架,其特征是:由手机固定座7、智能控制模块1、连杆收放机构2、自粘式行驶记录仪5、单臂安装座8、长调节臂9、短调节臂10组成一个单臂式车载智能手机支架,支架的单臂安装座8固定在汽车的A柱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通讯设备的臂式车载智能支架,其特征是:单臂安装座8内有一个一端是球形的长调节臂9,可以在单臂安装座8开孔处进行上下、左右、旋转调节,在长调节臂9的一端,有两个短调节臂10,调节臂的接头处都有限位装置,在第二个短调节臂10的末端,安装有可旋转的连杆收放机构2和手机固定座7,可以将手机固定座7停留在方向盘上方的任意位置上,也可以将连杆收放机构2和长调节臂9、短调节臂10都推回原位,将手机固定座7横在前挡风玻璃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通讯设备的臂式车载智能支架,其特征是:在手机固定座7、长调节臂9的一端有一个卡扣,回原位时与自粘式行驶记录仪5的左端相扣、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桑德电子科技(扬州)有限公司,未经卡桑德电子科技(扬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382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