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直流解耦混合潮流算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17770.2 | 申请日: | 2015-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2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唐西胜;吴志远;殷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2J3/02 | 分类号: | H02J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混合 潮流 算法 | ||
1.一种交直流解耦混合潮流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直流解耦混合潮流算法包括直流子系统潮流计算和扩展的交流子系统潮流计算;首先进行直流子系统潮流计算,依据求得的直流节点直流注入功率,确定恒直流电压控制换流器交流出口节点的有功功率,再进行扩展的交流子系统潮流计算,得到最终收敛的混合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结果,步骤如下:
A、原始数据输入和电压初始化;
B、形成扩展的交流子系统节点导纳矩阵Y和系数矩阵B′、B″;
C、形成直流子系统节点导纳矩阵Yd和直流子系统雅可比矩阵Jd;
D、计算直流子系统潮流;
E、计算扩展的交流子系统潮流;
F、交直流解耦混合潮流计算结束并输出数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解耦混合潮流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扩展的交流子系统节点的导纳矩阵Y和系数矩阵B′对应于扩展的交流子系统;所述的扩展的交流子系统节点的系数矩阵B″中,与换流器支路对应的各行元素按照去除换流器支路的部分交流子系统生成,其余各行元素直接从节点导纳矩阵Y中得到。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解耦混合潮流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形成的直流子系统雅可比矩阵Jd即直流子系统节点导纳矩阵Yd,但不包括恒直流电压控制的直流节点的相关元素。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解耦混合潮流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计算直流子系统潮流的方法如下:
(1)求解直流功率偏差方程与修正方程
直流功率偏差方程为:
修正方程为:
△Pd/Vd=Yd△Vd
求解修正方程:
△Vd=Yd-1(△Pd/Vd)
其中:△Pdi、PdiSP、Vdi分别为节点i的注入直流功率修正量、直流注入功率设定值、直流电压,Vdj为直流节点j的直流电压,Ydij表示节点导纳矩阵Yd第i行j列的元素,j∈i表示所有与节点i相连的节点j,包括j=i,△Vd为直流电压修正量组成的列向量,△Pd/Vd为节点注入直流功率修正量与对应节点电压比值所组成的列向量;
(2)修正直流节点电压:
Vd(k+1)=Vd(k)+△Vd(k)
其中:Vd(k)、△Vd(k)分别为第k次迭代时的直流电压列向量、直流电压修正量的列向量,Vd(k+1)为第k次迭代计算所得的第k+1次迭代时直流电压初始值列向量;
(3)若直流子系统潮流计算收敛,则直流子系统潮流计算结束,否则返回从步骤1开始继续执行:
直流子系统潮流计算收敛后,恒直流电压控制换流器i的交流出口节点有功功率Pi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77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