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电气柜围板快速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00720.3 | 申请日: | 2015-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2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艳;刘志美;姜艳林;高健飞;王卫;鲍伟兵;王文平;董德洪;张磊;岳文志;纪大春;谢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C17/04 | 分类号: | B61C17/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蔡晶晶 |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电气 柜围板 快速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客车电气柜围板的安装固定,属于轨道客车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铁路客车上为了保证旅客的安全和电气柜外形美观,电气柜外面通常安装电气柜围板,其安装工序采用先安装电气柜,再安装电气柜围板的顺序。为了保证围板外观结构的简洁美观,围板的安装通常采用内部连接,即将安装点放在电气柜与围板的间隙之间,这样便可以隐藏连接件及安装螺钉;但现在随着客车向高档化、人性化方向发展,列车功能越来越多,电气柜内部设备也逐渐增多,电气柜尺寸也相应增大,而由于列车总体布局及空间问题,外部的电气柜围板的尺寸尽量控制不变,这就导致围板与电气柜间的空间越来越小,如果电气柜围板仍然采用传统的安装方式,则出现围板安装时操作空间过于狭小,甚至有些部位安装工具无法进入,工人无法操作,造成最终电气柜围板无法正常安装的现象。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安装结构,来保证在狭小空间下仍然能顺利安装电气柜围板,且对安装工序及其它系统无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电气柜围板快速安装结构,通过一种简单、低成本、易操作的结构,来完成电气柜围板的安装,并简化安装过程,提高模块化程度。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轨道车辆电气柜围板快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适合分别与围板框架两侧边插接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适合与围板框架底边插接连接的第二连接件和导向槽,以及弹簧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导向槽预先固定在车体上,所述弹簧调节机构组成包括:截面呈倒L型的底座,底座的水平折边下方具有可插入围板框架顶部连接孔的竖向导向轴,竖向导向轴套装有一端用于抵住底座水平折边、另一端用于抵住围板框架顶部的弹簧,竖向导向轴开设有第一定位销孔和第二定位销孔,所述第一定位销孔位于第二定位销孔的上方,第一定位销孔和第二定位销孔与围板框架顶部的销孔配合,弹簧调节机构还具有一个适合于插入第一定位销孔、第二定位销孔和围板框架顶部销孔的定位销,当定位销同时插入第一定位销孔和围板框架顶部销孔时,弹簧处于较大压缩状态,当定位销同时插入第二定位销孔和围板框架顶部销孔时,弹簧处于较小压缩状态。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改进:
1、所述底座的水平折边的外端部通过转轴固定有旋转面板。
2、旋转面板的内侧面与围板框架顶部侧面之间设置有配合的粘合扣结构。
3、底座的竖直折边的内侧面设置有减震胶垫。
4、所述底座的水平折边开设有螺钉安装孔,用于通过螺钉将底座与车辆顶板连接。
5、所述第二定位销孔竖直方向上的长圆孔。
6、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预先与围板框架插接,然后固定在车体上。
轨道车辆电气柜围板安装方法,步骤如下:
第1步、将电气柜围板主结构在车下组装完毕,将竖向导向轴插入围板框架顶部连接孔,使弹簧两端分别抵住底座的水平折边和围板框架顶部,并下压底座使弹簧压缩,当第一定位销孔与围板框架顶部销孔对齐时,将定位销同时插入第一定位销孔和围板框架顶部销孔,此时弹簧处于较大压缩状态;
第2步、将导向槽和第一连接件安装到车辆指定位置;
第3步、将电气柜围板主结构移动到相应位置,沿导向槽方向推入,直至电气柜围板插入第一连接件;
第4步、打开电气柜围板主结构上的维护门,利用门打开产生的维护空间,通过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将围板与车辆地板和车辆间壁固定,从而完成电气柜围板侧面和底部的安装;
第5步、拔出弹簧调节机构上的定位销,底座在弹簧的作用下弹起并抵住车辆顶板,此时弹簧处于较小压缩状态;随后利用螺钉将底座与车辆顶板连接,并将定位销插入第二销孔和围板框架顶部销孔;
第6步、按下弹簧调节机构的旋转面板,使旋转面板内侧面和围板框架正面的粘合扣紧密接触。
第7步、至此,完成电气柜围板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07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色差分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手摇式夹紧猴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