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双菌发酵纤维素产氢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95350.9 | 申请日: | 2015-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9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朝;张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P39/00 | 分类号: | C12P39/00;C12P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发酵 纤维素 方法 | ||
1.一种强化双菌发酵产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向纤维素培养基中加入磁性Fe3O4纳米颗粒,灭菌,得双菌发酵培养基;
(2)向步骤(1)的双菌发酵培养基中接种纤维素降解菌和糖发酵菌,进行发酵纤维素产氢;
步骤(1)所述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终浓度控制在5-10mM,所述纤维素降解菌和糖发酵菌的接种比例为1:1-1:0.1,所述纤维素降解菌为纤维素降解菌DSM7072,所述糖发酵菌为糖发酵菌DSM86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纤维素培养基为微晶纤维素培养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终浓度控制在8-1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100n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0-50n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纤维素降解菌和糖发酵菌的总接种量控制在5%-1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纤维素降解菌和糖发酵菌的总接种量控制在8%-1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降解菌和糖发酵菌的接种比例为1:0.9-1:0.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降解菌和糖发酵菌的接种比例为1:0.9-1:0.8。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降解菌和糖发酵菌的接种间隔时间为0h-48h。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降解菌和糖发酵菌的接种间隔时间为0h-11h。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降解菌和糖发酵菌的接种间隔时间为6h-11h。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时,先接种纤维素降解菌,再接种糖发酵菌。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降解菌和糖发酵菌在接种前都经过预培养阶段。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降解菌和糖发酵菌的预培养的pH值均独立地为6.1-7.5。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降解菌和糖发酵菌的预培养的pH值均独立地为6.5-7.0。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降解菌和糖发酵菌的预培养的pH值均为7.0。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降解菌和糖发酵菌的预培养的温度均独立地为50-60℃。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降解菌和糖发酵菌的预培养的温度均为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535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番茄叶蛋白的提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产纤维素木醋杆菌菌体浓度的在线评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