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钻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87937.5 | 申请日: | 2015-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1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开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品之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39/16 | 分类号: | B23B39/16;B23B47/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9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钻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钻机构。
背景技术
有一种圆形传动轴,其两端设有对称的沿径向贯穿轴体的通孔,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利用台钻钻完一端后再钻另一端,这种加工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需要两道工序,第二在加工另一端时,为了使得两个钻孔对称,需要准确的定位,这一点极大增加了工艺难度。另外,传统加工方式中没有自动进料和出料机构,导致加工效率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在轴体两端进行钻孔操作的双钻机构。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钻机构,包括安装盘、转动设置在安装盘中心处的主轴、固定在主轴上的驱动轮、转动设置在安装盘上的第一钻头和转动设置在安装盘上的第二钻头;第一钻头和第二钻头对称设置在主轴的两侧,主轴通过驱动轮同步带动第一钻头和第二钻头转动。
本发明可以同时在轴体两端进行钻孔操作,有效提升加工效率和降低工艺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双钻机构的一种爆炸图;
图3是图2所示双钻机构从另一角观察时的一种爆炸图。
图4是采用图1所示双钻机构制成的第一种台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台钻中自动进料机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自动进料机构移除部分架体后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自动进料机构处于加工工位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自动进料机构处于甩料工位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自动进料机构处于接料工位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采用图1所示双钻机构制成的第二种台钻中自动进料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自动进料机构处于甩料工位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所示自动进料机构处于接料工位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是采用图1所示双钻机构制成的第三种台钻中自动进料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5是图13所示自动进料机构处于甩料工位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3所示自动进料机构处于接料工位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双钻机构,见图1至图3所示,该双钻机构3包括安装盘4、转动设置在安装盘中心处的主轴31、固定在主轴上的驱动轮32、转动设置在安装盘上的第一传动轴33、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端的第一从动轮34、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下端的第一钻头35、转动设置在安装盘上的第二传动轴36、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端的第二从动轮37和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下端的第二钻头38;主轴通过驱动轮同步带动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转动,也即同步带动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转动,进而同步带动第一钻头和第二钻头转动。
主轴、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均沿铅垂线方向设置;驱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设置在安装盘内部。
主轴31上沿从上往下方向依次设有主轴用第一轴承311、主轴用上轴承312和主轴用下轴承313,驱动轮位于主轴用上轴承和主轴用下轴承之间。主轴向下穿过并伸出安装盘,主轴向下伸出安装盘的轴体上设有主轴用联接套315,该主轴用联接套随主轴同步转动;在具体实践中,可利用该主轴联接护套联接机床用卡盘或者第三钻头,以实现一机多能的优点。
第一传动轴33沿从上往下方向依次设有第一传动轴用上轴承331和第一传动轴用下轴承332,第一传动轮设置在第一传动轴用下轴承的下方。
第二传动轴36沿从上往下方向依次设有第二传动轴用上轴承361和第二传动轴用下轴承362,第二传动轮设置在第二传动轴用上轴承的上方。
安装盘由一号板41、二号板42、三号板43、四号板44、五号板45和六号板46组成,各板均沿水平方向设置。
一号板41压接固定在二号板的顶壁上。
一号板41上设有一号中心孔411、一个一号弧形孔412、两个一号腰形孔413和多个一号螺孔414,一号板的底壁上设有用于容置二号板的容置槽415,该容置槽位于一号弧形孔的正下方;主轴用第一轴承311设置在一号中心孔中。
二号板42的中心处设有二号中心孔421,二号中心孔中设有第一传动轴用上轴承3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品之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品之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79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洗洁精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金属板加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