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绕式锂离子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66909.5 | 申请日: | 2015-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2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 发明(设计)人: | 杨慧敏;郑淑芬;贾跃祥;卢红红;罗立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鼎能开源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卷绕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绕式锂离子电池,该电池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芯,所述电芯包括卷绕电极单元及与所述壳体接触设置的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括与所述卷绕电极单元中的第一正极片连接的第二正极片,所述第二正极片上未涂覆正极活性材料,且沿所述卷绕电极单元中第一正极片的卷绕方向卷绕,使所述第二正极片卷绕所述卷绕电极单元至少一周。本发明在卷绕电极单元和壳体之间设置了包覆层,且该包覆层的第二正极片包覆所述卷绕电极单元至少一周,即采用正极片包覆负极片的方式,由于第二正极片与卷绕电极单元中的第一正极片连接,且包覆层与壳体接触设置,故第一正极片、第二正极片和壳体之间为相同电位,从而消除了壳体和电芯之间的无效电位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卷绕式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是具有最高比能量的二次电池体系,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为满足不同电子产品的要求,锂离子电池可以做成圆柱形、方形或扣式,甚至可以将几个电池串联和/或并联在一起组成电池组。
近年来,方形铝壳锂离子电池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是方形铝质外壳制备容易、成本较低。而且,方形铝壳锂离子电池的形状灵活多变,可根据不同的容量要求制备出各种满足要求的产品。同时,因其特殊的方形结构可使电池内部的活性物质与电解液充分接触,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目前,方形铝壳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多采用卷绕方式加工而成,形成负极片包覆负极片的卷绕结构。通常情况下,正极片采用铝箔,而负极片采用铜箔。电芯的外层是铜箔层和隔膜层,隔膜层位于铜箔层和铝壳之间。由于铝壳相当于正极,因此在铝壳和该铜箔层之间形成了电位差。尽管该铜箔层在面向铝箔层的一面涂覆有负极活性材料,但在面向铝壳的一面是不涂覆负极活性材料的。这样的话,该铜箔层和铝壳之间的电位差是无效电位差。该无效电位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池的内阻。该缺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方形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消除电芯和壳体之间的无效电位差。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芯,所述电芯包括卷绕电极单元及与所述壳体接触设置的包覆层;
所述包覆层包括与所述卷绕电极单元中的第一正极片连接的第二正极片,所述第二正极片上未涂覆正极活性材料,且沿所述卷绕电极单元中第一正极片的卷绕方向卷绕,使所述第二正极片卷绕所述卷绕电极单元至少一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正极片和所述第二正极片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还包括正极耳,所述正极耳连接至所述第一正极片上未涂覆正极活性材料的位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正极片上未涂覆活性材料的位置为第一正极片和第二正极片的总长度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卷绕电极单元还包括第一隔离膜、负极片、第二隔离膜;所述卷绕电极单元由依次层叠的所述第一隔离层、所述负极片、所述第二隔离膜和所述第一正极片卷绕形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芯还包括负极耳,所述负极耳连接至所述负极片的卷绕起始端上未涂覆负极活性材料的位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负极片的卷绕起始端上未涂覆负极活性材料的位置的长度为所述卷绕电极单元的内周周长。
更进一步地,所述负极片上与所述第二正极片对应的部位未涂覆负极活性材料。
本发明在卷绕电极单元和壳体之间设置了包覆层,且该包覆层的第二正极片包覆所述卷绕电极单元至少一周,即采用正极片包覆负极片的方式,由于第二正极片与卷绕电极单元中的第一正极片连接,且包覆层与壳体接触设置,故第一正极片、第二正极片和壳体之间为相同电位,从而消除了壳体和电芯之间的无效电位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鼎能开源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鼎能开源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69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