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工业帆布的浸胶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62444.6 | 申请日: | 2015-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1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 发明(设计)人: | 毕松梅;陆勤伟;谢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9/10 | 分类号: | C08L9/10;C08L7/02;C08L61/12;D06M15/693;D06M15/41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工业 帆布 浸胶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帆布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工业帆布的浸胶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输送带的骨架材料是聚酯浸胶帆布,聚酯材料具有优秀的综合性能,如断裂强度高和弹性模量高,回弹性适中等,因此聚酯浸胶帆布作为输送带制品的主要骨架材料,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纤维织物在国内外的输送带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聚酯浸胶帆布是输送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聚酯帆布浸胶生产中通常采用的是两浴法,第一浴进行预处理(通常用环氧或异氰酸酯类化合物),第二浴则是传统的间苯二酚—甲醛—胶乳浸渍液。通过此种浸胶处理的帆布在长期使用中,由于缺乏一定的柔韧性,在屈曲处会与胶层发生脱离,从而不能很好的贴合在一起,使输送带易受磨损、打滑,影响传动效果。因此,提高浸胶帆布的柔性,延长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改善现有的浸胶工艺是提高帆布柔韧性和输送带层间粘合效果的重要手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工业帆布的浸胶液,通过控制原料配比,提高了浸胶帆布的柔韧性,增强了其与胶层间的粘合效果,延长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输送带传送的准确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柔性工业帆布的浸胶液的制备方法,使制得的帆布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增强了骨架层与橡胶层之间的粘合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柔性工业帆布的浸胶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酚醛树脂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其中,间苯二酚和甲醛单体摩尔比为1:1.7。
所述氢氧化钠的纯度≧96%,甲醛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37%,丁吡胶乳的固含量为39wt%~42wt%,天然胶乳的固含量为30wt%~40wt%,氨水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8%~2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柔性工业帆布的浸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按照配方,将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混合,搅拌直至溶解;
⑵加入配方量的丁吡胶乳,搅拌均匀;
⑶加入配方量的氨水,搅拌均匀;
⑷加入配方量的酚醛树脂液,搅拌30-40分钟,制得柔性工业帆布的浸胶液。
所述酚醛树脂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配方量,将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混合,搅拌直至溶解;
b、加入配方量的间苯二酚,搅拌直至溶解;
c、加入配方量的甲醛溶液,连续搅拌,制得酚醛树脂液。
步骤c中所述连续搅拌,温度控制在30℃,时间为3-4小时。
本发明中,由于丁吡胶乳中引进了吡啶基团,吡啶环上的极性氮原子可与酚醛树脂液及纤维上的有机基团反应,形成氢键及偶极子结合,天然胶乳具有高弹性、粘接时成膜性能良好、胶膜富于柔韧性、优异的耐屈挠性;使得丁吡胶乳、天然胶乳与帆布有良好的粘合性能。本发明通过优化间苯二酚/甲醛单体比例达到发明目的,尤其是本发明中酚醛树脂液间苯二酚/甲醛单体比例为1:1.7时,既有热固性酚醛树脂的交联性特征,也有一定的热塑性酚醛树脂的柔性特征,故得到的帆布也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和熔融性。
与目前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浸胶液采用间苯二酚、甲醛溶液配制得到的酚醛树脂和丁吡胶乳、天然胶乳作为浸胶液的主体,使得帆布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增强了骨架层与橡胶层之间的粘合性能,延长了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输送带传送的准确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柔性工业帆布的浸胶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酚醛树脂液的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氢氧化钠的纯度≧96%,甲醛的质量百分浓度为37%,丁吡胶乳的质量百分浓度为40%,天然胶乳的质量百分浓度为30%~40%,氨水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9%。
一种柔性工业帆布的浸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按照浸胶液的配方,向反应容器内加入蒸馏水,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混合搅拌直至溶解;
⑵再加入配方量的丁吡胶乳,搅拌均匀;
⑶再加入配方量的氨水,并混合搅拌10分钟,搅拌均匀;
⑷最后加入配方量的酚醛树脂液,连续搅拌30分钟制得柔性工业帆布的浸胶液。
所述酚醛树脂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配方量,向反应容器内加入蒸馏水,再加入氢氧化钠,搅拌直至溶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24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