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GPS信号触发地质雷达采集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59543.9 | 申请日: | 2015-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3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锐;何杰;薛陶;高斌;胡明;王海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交桥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3/12 | 分类号: | G01V3/12;G01S13/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gps 信号 触发 地质 雷达 采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GPS信号触发地质雷达采集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地质雷达是一种利用超高频电磁波探测地下介质分布的雷达,是根据地下介质的电性差异,利用电磁波检测路基密实度分层的一种快速无损检测方法。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
地质雷达在探测过程中定位和数据采集是关键。现有技术中,地质雷达探测过程中主要利用测距轮触发、时间触发或人工键盘触发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和位置定位。而测距轮触发和时间触发为连续采集方式,人工键盘触发为点采集方式,这些方法在使用过程中,都是在特定的良好环境下,可以很好的开展探测工作,确定探测位置和距离标定。但是也存在以下缺陷:
(1)测距轮触发是指在探测过程中依靠测距轮的旋转,使得与旋转轴连接的光学编码器,按照仪器设定的间距触发主机发射脉冲信号,从而按照一定的间距进行连续的发射、接收脉冲信号,进而获取探测信号。该方法工作过程中,需要测距轮与探测物表面良好接触,有效转动,但如果遇到障碍物或表面不平整等,测距轮不能有效转动,则产生探测位置、距离等误差。
(2)时间触发是指在探测工作中,由主机设定脉冲信号发射的时间间距,进而按照该时间间距连续发射、接收信号进行探测工作。该方法工作过程中,需要地质雷达探测天线匀速运动,实际过程中很难做到,即使进行距离标记,精度也很低。
(3)人工键盘触发是指在探测工作中,通过探测仪器以不连续的电测方式进行发射、接收脉冲信号进行探测工作。该方法工作过程中,主要针对距离较短不适宜连续测量的方式,探测位置、距离等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GPS信号触发地质雷达采集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定位精度高,且结构简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GPS信号触发地质雷达采集的装置,包括触发芯片,触发芯片与雷达主机通过导线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
触发芯片,用于采集地质雷达的GPS坐标数据变化量,并与预设的GPS坐标数据变化量进行比对,若两者相等,则发送触发信号至雷达主机;若不相等,则不发送触发信号;
雷达主机,用于根据接收的触发信号触发地质雷达的采集功能,开始采集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触发芯片采集地质雷达的GPS坐标变化量,并且与预设的GPS坐标变化量比较,当两者相等时,则触发地质雷达的采集功能。这样,避免了传统地质雷达触发装置精度低的缺点,使用时可以随时记录探测的坐标位置,达到精确定位,减小测量误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触发芯片包括单片机以及分别与单片机连接的数码管、控制端口、数据交换端口、数据传输模块和电源模块;
控制端口,用于根据触发脉冲控制数据交换端口采集地质雷达GPS坐标数据变化量;
数据交换端口,用于将采集的地质雷达GPS坐标数据变化量传输给单片机;
单片机,用于将采集的地质雷达GPS坐标数据变化量和预设的地质雷达GPS坐标数据变化量相比,若两者相等,则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发送触发信号至地质雷达;若两者不相等,则不发送触发信号至地质雷达;
数码管,用于显示GPS数据坐标变化量;
电源模块,用于为单片机、数码管、控制端口、数据交换端口和数据传输模块供电。
进一步,还包括封闭结构的外部腔室,触发芯片设置在外部腔室内部,并且位于外部腔室底部的上表面,与外部腔室连接,外部腔室底部下表面与雷达主机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探测雷达均是在野外进行工作,因此外部腔室能够对触发芯片起到保护作用,并且生产成本低。
进一步,触发芯片与外部腔室底部上表面为螺纹连接,外部腔室底部下表面与雷达主机通过魔术贴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触发芯片和外部腔室设置为螺纹连接,当触发芯片出现问题时,可以随时拆卸,方便检查;采用魔术贴使得当需要探测时,可以将外部腔室及触发芯片组成的触发采集装置整体与雷达分离,单独存储,需要探测时,则可以将外部腔室很好地固定在雷达主机上,固定性能好。
进一步,外部腔室为圆柱体形状。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携带方便,外形美观,有利于空间GPS坐标信号的接收。
进一步,圆柱体直径为10cm,高为4c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尺寸合理,小巧美观,既方便固定在雷达主机上又能满足内部触发芯片的空间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交桥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交桥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95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物体感应模块
- 下一篇:一种基于地震信息的煤矿水害预测评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