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频监控平台媒体流的异网调度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51857.4 | 申请日: | 2015-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7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 发明(设计)人: | 何佳;尼秀明;汪大鹏;方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清新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21/63;H04N21/647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宋倩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发服务器 媒体流 视频监控平台 监控平台 监控设备 客户端 申请 并发送给客户 调度 传输媒体流 调度策略 调度方式 连接地址 模式传输 网络带宽 信令类型 用户观看 整体统计 分发 视频 发送 观看 优化 部署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视频监控平台媒体流的异网调度方法,包括:判断客户端发送的申请媒体流的信令类型,若为申请P2P模式传输媒体流,则获取特定监控设备的连接地址并发送给客户端;若为申请监控平台分发模式传输媒体流,则通过一定的调度策略,从部署在监控平台的普通分发服务器、全通分发服务器以及兜底分发服务器中,选择出最优的分发服务器,将其地址发送给客户端和特定监控设备。本发明通过优化视频监控平台的调度方式,可以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在整体统计意义上使用户观看视频时得到更好的网络带宽和观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视频监控平台媒体流的异网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视频监控产品的应用场景已经不再局限于行业应用,很多商铺和家庭安装视频监控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支持这类个人用户需求,已经有不少运营商和公司架设了基于互联网的视频监控平台,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但是这些产品也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国内复杂的网络环境。国内网络的复杂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IPv6远未普及,IPv4的资源紧张问题直接导致了各种复杂的局域网的存在。两个网络接入点之间很难保证P2P连接百分百成功。
2)国内存在多个网络运营商,出于各种原因,每个运营商的网络之间互通带宽不好,跨网的两个接入点之间数据传输带宽很窄,严重影响传输效果。
3)网络资源比较昂贵,是影响运营成本的重要因素。
对于面向个人用户的视频监控业务,观看时最优的传输方式是P2P方式,但无法保证总能成功。只有通过架设在公网上的分发服务器进行码流转发才能确保成功。对于基于互联网的视频监控平台服务商来说,虽然可以通过多架设分发服务器的方式解决各种网络互通问题,但由于网络资源较为昂贵,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分发服务器,必须在运营成本、用户体验等因素中采用最优的折中策略。
针对特定的网络环境,如果调度方法运用得当,可以更充分和更合理地利用视频监控平台中的分发服务器资源,得到较好的用户观看体验。目前常用的调度方法有:1)静态调度,即通过监控平台预先设置的方式,特定监控设备总是调度到特定分发服务器。这种方法一般调度效果最好,但由于闲置分发服务器的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因此架设的分发服务器数量较多,运营成本偏高。2)负载最低调度,即监控平台选择负载最低的分发服务器进行分发。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分发服务器的数量,运营成本最低,但是由于国内复杂的网络环境,很可能出现码流在不同网络运营商之间传输的情况,影响用户观看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频监控平台媒体流的异网调度方法,使用户观看视频时得到更好的网络带宽和观看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视频监控平台媒体流的异网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判断客户端发送的申请媒体流的信令类型,若为申请P2P模式传输媒体流,则执行步骤(2),若为申请监控平台分发模式传输媒体流,则执行步骤(3);所述申请媒体流的信令中包含客户端ID和特定监控设备ID;
(2)根据所述特定监控设备ID获取特定监控设备的连接地址,并将所述特定监控设备的连接地址发送给客户端;
(3)从部署在监控平台的普通分发服务器、全通分发服务器以及兜底分发服务器中,选择出最优的分发服务器,将所述最优的分发服务器的地址发送给客户端和特定监控设备;
所述普通分发服务器指的是所有IP地址均属于同一个网络运营商的分发服务器,所述全通分发服务器指的是具有属于不同网络运营商的多个IP地址的分发服务器,所述兜底分发服务器指的是当普通分发服务器和全通分发服务器均不可选用时所选用的分发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清新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清新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18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