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硬质合金材料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49636.3 | 申请日: | 2015-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7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照付 |
| 主分类号: | C22C1/05 | 分类号: | C22C1/05;C22C2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06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硬质 合金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5102723279,申请日为2015年5月26日,名称为一种复合硬质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复合硬质合金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硬质合金材料应用于制造业的加工工具,具有硬度高、良好的高温性能和优秀的耐磨性能,号称工业的牙齿。
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由于其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红硬性,被广泛地用作切削刀具、矿山工具和耐磨零件等,从冲击韧性和耐磨性综合要求而言,低钴粗晶粒合金结构能满足这种要求。
金属陶瓷迄今为止已历经三代,第一代是“二战”期间,德国以Ni粘结TiC生产金属陶瓷;第二代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添加Mo到Ni粘结相中改善TiC和其他碳化物的润湿性,从而提高材料的韧性;第三代金属陶瓷则将氮化物引入合金的硬质相,改单一相为复合相。又通过添加Co相和其他元素改善了粘结相。金属陶瓷研制的另一个新方向是硼化物基金属陶瓷。由于硼化物陶瓷具有很高的硬度、熔点和优良的导电性,耐腐蚀性,从而使硼化物基金属陶瓷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金属陶瓷。但是目前我国对金属陶瓷在性能方面的改进仍不理想,现有金属陶瓷的洛氏硬度和抗弯强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Ti(C,N)基金属陶瓷是一类以Ti(C,N)粉或TiC与TiN的混合粉为硬质相主要原料,以Co、Ni、Mo等金属为粘接相原料,且通常还加入有WC、TaC、NbC、Mo2C、VC、Cr3C2等过渡族金属碳化物为添加剂经过粉碎、混合—模压—烧结所形成的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切削工具。
与传统的WC-Co硬质合金相比,Ti(C,N)基金属陶瓷具有如下优点:高的红硬性、高温抗氧化性能好、高的热导率。这些性能使得Ti(C,N)基金属陶瓷更适于进行高速切削和对材料的精加工和半精加工。但是,与WC-Co硬质合金相比,Ti(C,N)基金属陶瓷较低的强韧性却极大地限制了它作为刀具材料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韧性好、耐磨、热冲击性能好的复合硬质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硬质合金材料,该复合硬质合金材料由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得:纳米碳化钛35-40份、纳米氮化钛5-15份、碳化钨7-9份、碳化铌5-8份、碳化硅3-7份、氧化钇1-3份、碳化铝1-3份、钛粉1-5份、碳化钽2-10份、碳化锆2-5份、钴粉10-13份、硅粉0.5-1.5份、镍粉1-2份、碳化硼2-6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该复合硬质合金材料由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得:纳米碳化钛38份、纳米氮化钛10份、碳化钨8份、碳化铌6份、碳化硅6份、氧化钇2.5份、碳化铝2份、钛粉4份、碳化钽5份、碳化锆4份、钴粉11份、硅粉1份、镍粉1.5份、碳化硼4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碳化钨、钴粉、镍粉、硅粉、碳化铝、碳化钽、纳米碳化钛、碳化硅和氧化钇的粒度均小于或等于1.2μm。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碳化钨、钴粉、镍粉、硅粉、碳化铝、碳化钽、纳米碳化钛、碳化硅和氧化钇的纯度均大于或等于99.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一种复合硬质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将上述重量份数的组分纳米碳化钛、纳米氮化钛、碳化钨、碳化铌、碳化硅、氧化钇、碳化铝、钛粉、碳化钽、碳化锆、钴粉、硅粉、镍粉和碳化硼加入至研磨机进行混合研磨,并于530至540MPa下压制,在氩气氛围下,后于1100℃下烧结10-20min,待自然冷却,即得所述复合硬质合金材料。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研磨机的转速为70-80r/min,研磨时间为1-1.5h。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由于在制备硬质合金过程中添加了稀土氧化物,混合均匀后还原为稀土金属。在预烧结过程中,稀土元素一方面可以固溶到Co相中,起到抑制晶粒长大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稀土元素相对于硬质合金中其它元素更为活泼,易与合金中的氧、硫等杂质结合,净化晶界,消除缺陷,使制备出来的合金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磨、热冲击性能好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照付,未经梅照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96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元合金封接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溶解二硫化钼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