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40167.9 | 申请日: | 2015-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4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东;陈永初;吴士慧;唐湘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 地址: | 10130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水卷材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防水卷材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沥青烟气,目前对沥青烟气的处理方法大都采用了水喷淋吸附工艺,包括在烟气管线中喷淋和单独设置喷淋塔喷淋吸附。但是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即污水却很难处理,这种污水的特点是既含有污油又含有SBS、胶粉的颗粒物形成的污泥。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处理含油污水的装置,包括污油脱水罐和调节罐,调节罐上设置有油、水、固三相旋液分离装置和撇油装置,撇油装置与污油脱水罐相联结,污油脱水罐上设置有排油阀。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处理含油污水的装置,不仅不能很好的处理污泥,而且处理污油的工艺比较复杂,油和水分离的效果差,处理后的水不能循环利用,造成水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循环水箱、隔油池、气浮池、加药器和斜管沉淀池;
循环水箱与隔油池的进口连通,隔油池用于分离出污水中的污油;隔油池的出口与气浮池的进口连通,加药器位于气浮池上,用于向气浮池内加药,以沉淀气浮池内的污水中的杂质;气浮池的出水口与斜管沉淀池的进口连通,斜管沉淀池用于将污水中的污泥和水分离,斜管沉淀池的出水口与循环水箱连通。
进一步地,隔油池中设置有多个折流挡板,以将隔油池分为多个隔油区;每个隔油区均设置有一个集油区,集油区用于收集浮油。
进一步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管式刮油机和废油收集桶,管式刮油机设置在集油区上,用于将浮油收集至废油收集桶。
进一步地,加药器内盛装有用以沉淀污水中的杂质的絮凝剂。
进一步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板框压滤机和回收水箱,气浮池的出泥口和斜管沉淀池的出泥口均与板框压滤机的进口连通,板框压滤机用于将污泥中的水分压出,压出的水分进入回收水箱,回收水箱的出水口与循环水箱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利用隔油池除去污水中的污油,得到一次处理水;
b、将一次处理水加入气浮池中,并向气浮池中加入絮凝剂,分离出一次处理水中的杂质,得到二次处理水和一次分离污泥;
c、将二次处理水加入斜管沉淀池中,分离得到循环水和二次分离污泥。
进一步地,b步骤中,将一次分离污泥放入板框压滤机挤压成固体污泥,并排出循环水。
进一步地,c步骤中,将二次分离污泥放入板框压滤机挤压成固体污泥,并排出循环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不仅能够去除污水中的污油和油泥,有效解决现有的卷材生产沥青烟气处理过程中二次水污染的问题,而且处理之后的水能够循环利用,节约又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01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