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神经阻滞穿刺针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38570.8 | 申请日: | 2015-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6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张慧伟;庞波;卢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慧伟;黄伟 |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 地址: | 614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 阻滞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导,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神经阻滞穿刺针。
背景技术
现如今,周围神经阻滞已经是一项比较成熟的麻醉技术,它通过在周围神经及神经末梢附近注入一定剂量的局麻药达到麻醉效果。同时,它也经常作为联合镇痛技术的一部分,经常与其他镇痛药物及镇痛方法联合应用控制患者的疼痛。
周围神经阻滞与其他麻醉及镇痛方法相比有着显著的优势。首先,周围神经阻滞只麻醉特定的手术区域而对身体其他组织系统几乎没有影响,患者耐受良好。其次,传统的静脉镇痛药物需求量大,且常常带来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而周围神经阻滞则不会出现上述症状。且,接受周围神经阻滞的患者较其他麻醉或镇痛方法有着更高的满意度。
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发现:不管是麻醉方法还是镇痛方法,大部分临床医师都没有将周围神经阻滞作为首选。主要的原因在于目前的神经阻滞穿刺针只能在尖端注药,对针尖端部穿刺的着力位置要求很高,需要非常精确的穿刺到位,才能准确将药液注射至待麻醉神经部位,增加了穿刺难度和穿刺时间;另外,现有的神经阻滞穿针均为单孔出液,单孔出液扩展缓慢,麻醉效果不佳。且目前所用的神经阻滞穿刺针均为钢针材料,由于其尖端锐利,不仅容易在穿刺时损伤神经组织及血管,且不便于保留在患者体内,因此无法提供术后镇痛治疗及药物持续治疗。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神经阻滞穿刺针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神经阻滞穿刺针,本发明的神经阻滞穿刺针利于麻醉操作且可进行持续镇痛,减少了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同时可以提供持续的镇痛及后续治疗,避免反复穿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阻滞穿刺针,包括针套与针芯,所述针套呈中空状,所述针芯穿过所述针套刺穿患者皮肤,其中,所述针套包括套筒与连接器,所述针芯包括针体与针柄;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器连通,其另一端开设有若干出液孔,且所述套筒由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连接器可拆卸地与针柄或注射器连接,当所述连接器与注射器连接时,注射器通过所述连接器将药液注入所述套筒内;所述针体为实体结构且由刚性材料制成,所述针体的一端与所述针柄固定连接,所述针体的另一端为圆顿的尖部,所述尖部穿过所述套筒而刺穿患者的皮肤。
较佳地,所述连接器内还固定安装有放大镜。
较佳地,所述出液孔呈环状分布于所述套筒上,且在所述套筒上设置有至少一排出液孔。
较佳地,所述连接器包括柄部与连接部,所述柄部邻近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套筒连通,所述柄部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通,以使所述套筒、柄部及连接部相互连通,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针柄内;且所述放大镜安装于所述柄部内。
较佳地,所述针柄内凹形成一收容槽,以容置所述连接部。
较佳地,所述柄部的两侧面设置有粗糙的第一握持部,且所述针柄的两侧面设置有粗糙的第二握持部。
较佳地,所述柄部邻近所述连接部的端面上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针柄邻近所述针体的端面上相应所述凹槽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凹凸配合以使所述针芯与所述针套连接。
较佳地,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分别设置为两个,两所述凹槽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端面的两侧,两所述凸起分别位于所述针柄端面的两侧。
较佳地,所述针体上设置有第一标识点,所述连接器上设置有第二标识点,当所述针体穿过所述连接器穿入所述套筒时,所述第一标识点与第二标识点对齐以使所述针芯与所述针套连接正确。
较佳地,所述套筒上还设置有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神经阻滞穿刺针由于所述套筒上开有若干出液孔,当通过注射器注入药物后,可使药物扩散更加广泛,从而能达到更好的麻醉效果,所述套筒由聚氨酯材料制成可使针套达到理想的强度及韧性,因此可留在体内提供持续的镇痛及后续治疗;所述针体的另一端为圆顿的尖部,使得在穿刺的时候可减少损伤血管及其他组织的几率。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神经阻滞穿刺针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透示图。
图3为本发明神经阻滞穿刺针的针套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神经阻滞穿刺针的针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慧伟;黄伟,未经张慧伟;黄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385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