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场影响下的飞机姿态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22725.9 | 申请日: | 2015-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2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云;陈姣;李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11121 | 代理人: | 赵文颖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影响 飞机 姿态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风场影响下飞机姿态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建立风场影响下的飞机运动方程;
具体包括:
步骤1.1:建立风场扰动下的飞机质心动力学和运动学方程,并得到空速、迎角、侧滑角的方程:
地速、机体轴速度矢量和风速构成速度矢量关系:Ve=V+W,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机体坐标系内建立质心动力学方程以及质心运动学方程,求解地速在机体坐标系的分量,变换到地坐标系,求解质心轨迹,根据速度矢量三角形关系,得到机体轴速度矢量V在机体系的分量,进而得到空速、迎角、侧滑角;
步骤1.2:建立风场扰动下的飞机旋转动力学和运动学方程:
步骤二:基于涡环原理建立适用于飞行实时仿真的微下冲气流风场;
具体包括:
步骤2.1:假设飞机直线飞行,在飞行路径上设置对称涡环模拟微下冲气流风场,设置涡环的模型参数:涡环半径、涡环高度、涡环强度、涡核半径;
根据涡环原理得到涡环的诱导风速如下:
设涡环半径为R,主涡环ΨP的流线方程为:
其中:主涡环的涡对个数0≤k≤1,Γ为涡环强度,r1和r2分别为参考点N到主涡环最近点和最远点的距离;
镜像涡环ΨI的流线方程表达式:
其中:镜像涡环的涡对个数0≤kI≤1,Γ为涡环强度,r1′和r2′分别为参考点N到镜像涡环最近点和最远点的距离;
由流函数得到流场中参考点N的风场速度:
其中:Vx,Vy,Vz为风场速度的分量,(xp,yp,zp)为主涡环中心点的坐标,r3为点N到涡环中心轴线的距离,ψ0=ψP+ψI,为一对涡环在参考点处的流函数;
步骤2.2:计算多个涡环叠加时各个涡环的贡献因子:
将涡核内部的诱导速度乘以一个阻尼因子ζ,从而改变涡核内部的速度分布,使得涡核内的风速在涡丝处衰减到0;
阻尼因子为:
ζ=1-exp(-(r1/d)2/ε)
其中:ε为权重系数,d为涡核的直径,r1为参考点N到主涡环最近点的距离;
步骤2.3:用阻尼因子计算各个涡环的贡献,求解多个涡环叠加的诱导风速:
通过多个涡环的复合模拟流场,多个涡环模型的叠加时,将各个涡环的诱导风速与阻尼因子相乘并求和,得到微下冲气流产生的风速(Vx,Vy,Vz):
其中:四个涡环的阻尼因子乘积为参考点处的总阻尼因子,
为各个涡环的诱导风速之和;
步骤三:基于非线性动态逆理论设计控制回路;
具体包括:
步骤3.1:内回路控制律设计;
首先将力矩展开为显式含有舵面控制的项,然后将旋转动力学方程整理成输入舵面控制,输出状态变量的形式:
其中:f(x1)=(f1(x1),f2(x1),f3(x1))T为三维矢量函数,A(x1)为控制分布矩阵,u为舵面控制向量,Vas为空速,α,β分别为迎角、侧滑角,p,q,r分别为滚转角速度、俯仰角速度、偏航角速度;
利用动态逆方法,设计系统反馈控制:
其中:A-1(x1)为控制分布矩阵A(x1)的逆矩阵,为虚拟控制输入;
令虚拟控制输入为:
其中:分别为滚转角速度、俯仰角速度、偏航角速度的变化率,为系统的期望响应,ωp,ωq,ωr分别为三个变量的响应频率;
步骤3.2:外回路控制律设计;
选取俯仰角θ、滚转角φ和侧滑角,它们分别产生俯仰、滚转、偏航角速度的期望值,从而将两个回路进行有效合成;
采用非线性动态逆方法,首先要将变量的状态方程改写成:
其中:分别为滚转角、迎角、侧滑角的变化率,x2=(Vas,α,β,θ,φ)T,f(x2)=(f4(x2),f5(x2),f6(x2))T为三维矢量函数,M(x2)为控制分布矩阵;
以外回路控制得到的输出作为内回路的期望,得到相应的控制律为:
其中:M-1(x2)为控制分布矩阵M(x2)的逆矩阵,为虚拟输入;
虚拟输入用下式代替:
其中:ω为响应频率,为期望响应;
步骤四:建立包含风场和控制的整体仿真模型,通过跟踪结果改变模型中的增益系数;
具体包括:
步骤4.1:构建飞机的六自由度非线性仿真系统模型,包括控制模块和机体动力学模块;
步骤4.2:根据俯仰角改出策略设定俯仰角、滚转角、侧滑角,检验在风场中其跟踪指令的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2272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