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改进聚类的连通性运动物体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07729.X | 申请日: | 2015-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4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岱;齐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融创智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06T7/0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改进 连通性 运动 物体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改进聚类的连通性运动物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把连续的两帧彩色jpg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
步骤2:从0至255中任意选取c个不同大小的值作为图像分割成c类的中心值,即采用0至255的整数初始化的值,令k=0;
步骤3:将图像中所有不同位置像素的灰度值g(x,y)(x=1,2,…,M,y=1,2,…,N)逐个按最小距离原则分划给c类中的某一类,即
如果
则判定
式中表示g(x,y)和的中心的距离,上角标表示迭代次数,于是产生新的聚类
步骤4:计算重新分类后的各类中心
式中为类中所含模式的个数;
步骤5、如果则进行步骤6;否则,k=k+1,转至步骤3;
步骤6、对步骤5输出的图像相减得到两帧灰度图像的差图像;
步骤7、对差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点进行扫描;
步骤8、每扫描到一个像素点时,首先判断这个像素点的值是否为1,如果不为1的话,接着扫描下一个像素点;如果为1的话,进行步骤9;
步骤9、先把这个像素点的值赋为1000,再通过嵌套循环观测该像素点的8个自然邻点,如果在那8个自然邻点中没有像素值为1的点的话,就结束该次循环,接着检测下一个像素点;如果在这8个自然邻点有某些点的像素值为1,则把这些点的像素值赋为1000,并把连接长度加1,再对它的相邻像素点进行如此操作;
步骤10、判断连接长度,若连接长度小于25的,则可认为是背景中的点,则把这一串像素点的值由1000改回为0;若连接长度大于25的,则可认为是运动物体,则把这一串像素点的值由1000改回为1,再与原图比较,得出检测出运动目标的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融创智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融创智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77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