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长链脂肪酸油脂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06202.5 | 申请日: | 2015-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4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 发明(设计)人: | 谢文磊;张弛;王宏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D9/04 | 分类号: | A23D9/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长 脂肪酸 油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长链脂肪酸油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食用油和中链脂肪酸按摩尔比1:4~14的比例置于反应釜中真空脱水后,加入固体酸催化剂,在氮气保护下,120~170℃条件下使之充分反应;将第一步反应后的反应液降温至50~80℃,分离除去固体酸催化剂,剩余的反应液中加入烷烃溶剂,经纯化、蒸出溶剂后即得到中长链脂肪酸油脂成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备方法简单,原料廉价,获得的油脂成品中的中链脂肪酸结合率最高可达80.5 wt.%,与酯酯交换法相比有显著提高。本发明制备方法中所用的催化剂分离简便容易,产物纯化过程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益;而且该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高、用量少,可重复利用,副产物少,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功能油脂制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长链脂肪酸油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油脂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人们的日常饮食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人们较为喜爱煎炸烹炒类食品,逐渐形成了高脂肪摄入的饮食习惯,而过剩的脂肪摄入又严重威胁着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以及一些胃肠道癌症近年来持续高发,这些疾病皆与高脂肪摄入密切相关(Zhao H, Lu Z, Bie X, et al. Lipasecatalyzed acidolysis of lard with capric acid in organic solvent[J]. Journalof Food Engineering, 2007, 78(1):41–46)。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致死致残率高,而高血压和高血脂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然而,油脂中同时含有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对维持人体的生理机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要使人们改变根深蒂固饮食习惯也有较大困难。所以,致力于对食用油脂的进一步改性,生产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油脂制品,使之既能满足人们的饮食习惯又能适应于人们的健康需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持续努力的方向。近年来,采用生物和化学方法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油脂制品(如用中长链脂肪酸油脂替代传统油脂)越来越受到重视。
与传统食用油脂相比,中长链脂肪酸油脂是一种低热量的功能性油脂,经消化道吸收后可直接由门静脉进入肝脏,并在短时间能分解转化成能量(3h分解达到峰值,10h内基本被完全分解),不会造成体内脂肪的囤积,从而达到预防有关疾病的效果(李兴艳, 刘爽, 尚永彪.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34:366-370.)。此外,中长链脂肪酸油脂可提供给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为人体提供足够的营养。目前,中长链脂肪酸油脂已被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它可以用来生产低热量烹饪用油脂、低热量奶酪、冰淇淋等健康食用油和风味食品,还可以作为香精稀释剂等食品添加剂。由于中长碳链脂肪酸油脂具有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优秀的溶解特性,它在医药品制剂方面也有广泛应用的可能性。例如中长碳链脂肪酸油脂对脂溶性维生素E的消化吸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另外,在各种医药品化合物中,采用中长碳链脂肪酸油脂进行制取乳化制剂,药品的生物学利用率均有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
中长碳链脂肪酸油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酯酯交换法与油脂酸解法两种:酯酯交换法大都以植物油与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为原料,在脂肪酶的催化下通过酯酯交换制备中长链脂肪酸油脂,此方法反应时间一般在20 h左右,反应时间过长,且最终产物甘三酯中结合的中链脂肪酸一般在18 wt.%以下,含量较低,如河北康睿达脂质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中长链脂肪酸油脂的生产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130465.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62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