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不间断供电的X射线探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78588.3 | 申请日: | 2015-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4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 发明(设计)人: | 黄翌敏;尤超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奕瑞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T7/00 | 分类号: | G01T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罗泳文 |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不 间断 供电 射线 探测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不间断供电的X射线探测器,包括:X射线传感器、采集驱动电路、主CPU控制处理单元、主电源单元、不间断供电单元,用于主电源单元失效或更换主电源单元时时为系统继续供电,主电源单元正常工作时蓄能、及电源管理单元,用于监测主电源单元和不间断供电单元状态,决定哪个单元为X射线探测器供电,同时管理X射线探测器上下电时序,动态控制X射线探测器功耗。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X射线探测器主电源充电时间长,寿命短,总电量随充电次数增加显著降低,在主电源失效下供电中断等不足,不仅能够快速充电,还能在主电源取出或失效时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实现不间断供电。本发明结构简单,在X射线探测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X射线探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不间断供电的X射线探测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照相平板印刷和微电子技术领域的不断进步,使集成基于TFT阵列读出装置的大面积X射线探测器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基于TFT的平板系统的电荷收集和读出电子元件紧贴于X射线发生交互作用的材料层,使X光的探测器的结构紧凑,并能实时转化为数字影像,因此X射线探测器正成为医疗辐射成像,工业探伤和安检的中坚力量。
X射线探测器可以分为两类:1)直接转换探测器:它的X射线能量直接转换为电荷;2)间接转换探测器:其X射线能量首先由X射线闪烁体或荧光层转换为可见光,然后可见光被像素矩阵的TFT传感器捕获并完成电荷积分过程,最后通过AD数据采集和软件图像后处理等过程,得到数字图像。
然而,X射线探测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操作人员和检测对象等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在X射线探测器被移动,受到冲击或更换电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探测器供电中断,需要重新启动和重新配置的情况,这大大降低了X射线检测的工作效率和检测的便利性;电池受热容易发生爆炸等危险,同时,反复更换电池对电池的电量,寿命都有影响,这进一步减少了探测器的工作时间。
因此,提供一种使用安全,能够快速充电,主电源电量随充电次数变化小且在主电源取出或失效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工作一段时间,以实现不间断供电的X射线探测器,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不间断供电的X射线探测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X射线探测器主电源充电时间长,使用寿命短,电量随充电次数增加而显著减小,在主电源失效下供电中断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不间断供电的X射线探测器,所述X射线探测器包括:
X射线传感器,用于将X射线转换为可见光,再将X射线转换为电荷信号;
采集驱动电路,连接于X射线传感器,用于将捕获的电荷信号积分放大并转换化数字图像;
主CPU控制处理单元,连接于采集驱动电路,用于完成数字图像信号的拼接,最终形成X光检测图像;
适配器:连接于电源管理单元,可为X射线探测器在非移动情形下提供电源;
主电源单元,连接于电源管理单元,可为X射线探测器提供电源,包括在移动情形时提供电源;
不间断供电单元,连接于电源管理单元和主CPU控制处理单元,用于主电源单元失效或取出以及适配器失效或取出时为系统继续供电,主电源单元正常工作或适配器正常工作时蓄能,并且将不间断供电单元的状态通知主CPU控制处理单元;
电源管理单元,用于监测适配器,主电源单元和不间断供电单元状态,决定X射线探测器的电源是哪一个,并为主电源单元和不间断单元提供充放电通路,同时为各个功能模块提供规定的电压并动态控制这些电压的上下电及其时序,动态控制X射线探测器功耗。
作为本发明的可不间断供电的X射线探测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不间断供电单元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奕瑞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奕瑞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785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