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状RNA人工过表达框架及其表达载体及构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66302.X | 申请日: | 2015-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7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雷;刘明;李自强;薛权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吉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N15/63;C12N15/66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玲春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状 rna 人工 表达 框架 及其 载体 构建 方法 | ||
1.一种环状RNA人工过表达框架,其具有如SEQIDNO.1所述的核苷酸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状RNA人工过表达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框架序列、填充序列、下游框架序列、以及环状RNA插入酶切位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状RNA人工过表达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RNA插入酶切位点包括NheI、KpnI、BamHI和XhoI。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状RNA人工过表达框架,其特征在于,该环状RNA人工过表达框架的碱基序列中,第1~492bp为上游框架序列,第493~635bp为填充序列,第636~1017bp为下游框架序列,其中,第1~6bp、487~492bp、636~641bp、1012~1017bp依次为酶切位点NheI、KpnI、BamHI、XhoI。
5.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环状RNA人工过表达框架的表达载体。
6.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环状RNA人工过表达框架的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计扩增引物,以人的HEK293细胞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分段PCR扩增,分别扩增表达框架的上游框架序列、下游框架序列及填充序列,在全长序列两端分别添加NheI、XhoI酶切位点序列,方便将整个表达框架连接到质粒载体中;在填充序列两端添加KpnI和BamHI酶切位点序列,用于连接所要研究的目标环状RNA的核苷酸序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增引物分为三段,其核苷酸序列如下:
1)第一段扩增上游框架引物:
Up-F:5′CGCGCTAGCTTCTACATGCGCTCAAGAAAACA3′,
Up-R:5′ATGCTCAGCTGGTACCGCCAAAACAGGTTCAA3′;
2)第二段扩增填充序列引物:
stuffer-F:5′GTTTTGGCGGTACCAGCTGAGCATAGTTC3′,
stuffer-R:5′TTTGGCGGATCCACTGTGAACCACTGAA3′;
3)第三段扩增下游游框架引物:
Down-F:5′TGGTTCACAGTGGATCCGCCAAAACAGGTTCAAG3′,
Down-R:5′GGCCTCGAGAGGAAGTCCAGTTATTAA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PCR扩增的反应体系如下:第一轮PCR为20μl总体系,PCR分别扩增:具体是2×PCRMIX10μl,10mM上下游引物各1μl,HEK293细胞DNA模板1μl,用灭菌水补足20μl体系;第一轮反应条件为:95℃5min预变性,循环内95℃30s变性,60℃30s退火,72℃延伸40s,共35个循环,PCR反应循环后72℃继续延伸7min,然后20℃保存;第一轮PCR反应完取每个片段的PCR产物1μl进行第二轮重叠PCR扩增反应,具体反应体系是50μl:具体是2×PCRMIX25μl,10mM的Up-F和Down-R引物各2.5μl,第一轮PCR产物各段产物总共3μl,用灭菌水补足50μl体系;第二轮反应条件为:95℃5min预变性,循环内95℃30s变性,60℃30s退火,72℃延伸1min,共40个循环,PCR反应循环后72℃继续延伸7min,然后20℃保存。
9.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状RNA人工过表达框架应用于人工表达目的基因。
10.一种人工表达目的基因的方法,包括:用KpnI和BamHI酶切除环状RNA人工过表达框架中的填充序列,然后直接将目标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连接到所述环状RNA人工过表达框架中进行表达,其中所述环状RNA人工过表达框架具有如SEQIDNO.1所述的核苷酸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吉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吉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6630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